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上初一,怎样让孩子出类拔萃?
孩子,出类拔萃,自己的孩子上初一,怎样让孩子出类拔萃?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第四、多带孩子参加交际活动
这个看上去有点过分,这其实跟行万里路有异曲同工之妙。孩子跟父母多参加这些活动,会逐渐提高他的交际能力,慢慢的无论什么场合她都不会怯场,同时会开阔孩子的眼界,而且她(他)会越来越懂礼貌有规矩。一定程度上会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对于孩子的学习会有非常好的帮助和提升。
第五、让孩子知道课堂45分钟的重要性
小学到初中,一下子多了好几科文化课。对于新的课程无论哪个孩子都是好奇的。作为家长一定要帮孩子做好课前预习,然后课堂上一定集中精力听,做到当堂消化!哪怕下课了放了学疯玩也不要阻止他。前提是他必须学会了。
甚至可以答应他(她)一些看似无理的要求,譬如“都会了是不是可以不写作业。都会了是不是回家玩一会游戏”。确实做到了,或当他的成绩能证明他完全做到了的时候,作为家长不要怕被老师叫去学校,可以去学校给他辩解甚至代他受过。
综上所述,假如能做到,您的孩子想不出类拔萃都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能出类拔萃,决定权在孩子自己身上!班里出类拔萃的孩子,家长一般都很少在学习上干涉孩子!这类孩子,有共同的特点,一是有切合实际的目标并有坚持不懈实现目标的内驱力!二是这类孩子学习习惯非常好,注意力集中!这得益于从小习惯的养成也有先天因素!三是这类孩子计划性很强!总而言之,孩子首先自己有进取的动力,有坚韧的毅力,家长适当鼓励提醒,孩子就有出类拔萃的能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了初一,对孩子来说是人生的又一个新的阶段开始, 学的科目多了,内容更深了,有的孩子能快速更换角色,而有的孩子慢慢跟不上课程,就自暴自弃。
家长不要着急,要先了解一下情况,和孩子做好沟通。这个年纪的孩子,说大不大,说小吧还自认为懂得很多,尤其现在还发育早熟,不是父母认为的小孩,有些东西家长认为他不知道,其实很多媒介使他们似懂非懂,可嘴还是很硬,有错还认识不到。
想要孩子出类拔萃,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时间上的合理安排;上课内容的理解层度;与老师同学的关系好坏;对认可老师的喜好……这些都会影响到孩子,所以说,先和孩子成为朋友,每天与他交流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同学发生的趣事,让他对初中生活感兴趣,对学校感兴趣,那成为出类拔萃的孩子为时不晚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上初一了,我觉得文化课的培养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忽略孩子的兴趣爱好,这个时候的孩子对自己兴趣爱好非常重视,比如孩子喜欢唱歌,在两台上给同学们和老师唱一首,我觉得孩子当时所获得的成就感比做对几道题的成就要强烈的多,所谓的出类拔萃我想是指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要想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孩子首先要对这件事情有强烈兴趣和去探索,去自我学习的精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家有初三神兽一枚,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一、学习习惯变化
初中课程明显增加,时间管理很重要,这一点学校老师也会重点培养。
我家孩子回家在自我管理上是这样:
洗脸刷牙泡脚坐车上下学的时间,可以听英语听力或者英文歌曲。
吃饭时间,可以看新闻~~
同时,也需要有持续学习一门功课的“功夫”,该连续坐满90或者120分钟的考试,就要保质保量的按照时间规定来完成,做够,用我们老师的话说:要保持连续思考,进而才能深度思考
二、生活习惯变化。
让孩子全面管理自己的衣柜,书柜等。
这一点我家孩子做的不够好,导致宿舍自我管理不够规范,还有教室的书柜也不整齐,这其实应该是小学阶段就应该训练的,我们疏忽了,初一比较有新鲜感,可以矫正和培养,新鲜感一过,不好矫正了。
三、适当减少兴趣班,但是一定要留一个可以伴随终身的兴趣。
现在孩子基本都至少有一个课外兴趣班,或者多个兴趣班,但是上了初中很多就停了。
个人建议,如果能够坚持,就坚持下去,初中课业确实紧张,能够多坚持一天,就多坚持一天。
兴趣班太多了,那必须也要割舍,毕竟课业那么多,时间肯定不够用…,但是,保留一门是很有必要的。
一方面可以增加孩子技能,这个阶段的领悟力是比较好的。往往会有较大的提升。
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分散注意力,缓解学习疲劳,从一定程度上讲,可以减少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孩子过度玩手机,是多少家长的心病啊)
四、家长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所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让孩子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状态,学习效果自然会慢慢展现。
家长催之过急,反而适得其反。也会把焦虑感传递给孩子。
不少初中的孩子成绩都有反复,尤其是初二,上窜下跳很正常,尤其是数学。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怎样去除油烟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