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3—6岁的小孩子该如何管理?
孩子,家长,父母3—6岁的小孩子该如何管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一)任性的表现
孩子太随心所欲了,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道理根本行不通。比如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想买想要,否则就大哭大闹。相信很多妈妈为此都伤透了脑筋。
(二)任性的心理分析
这种任性行为在一定条件下是父母对孩子过分宽容和娇纵的结果。比如,父母总是在孩子哭声的折磨下顺从宝宝的心愿;加上孩子的自制力差,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经常以执拗发泄不满,更助长了任性行为。有的孩子不听话,父母感到无奈,于是放任自流,久而久之导致任性的形成。
(三)管教孩子任性的6种方法
1.转移注意力
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所以要善于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物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孩子的注意力一旦转移后,会很快忘记刚才的要求和不愉快。
2.提示在先
已掌握孩子的任性行为规律后,用事先“约法三章”的办法来预防任性的发作。如只要带孩子去商场,提前就跟他约好:“今天上街买衣服不是买玩具,答应就带你去。”
3.有意冷落
当孩子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耍赖时,家长要不予理睬,给他造成一个无人相助的环境,更不要和他讨价还价。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没趣而作出让步。事后再对孩子做简单而认真的说明,说清不能做的原因,并用“相信你以后会听话的”之类的话来鼓励他。
4.榜样示范
利用孩子喜欢童话故事人物的心理,激发他克服任性的信心。如孩子不肯吃菠菜,家长可以说:“你不是喜欢铁甲小宝吗?他就喜欢吃菠菜。”
5.适当惩罚
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如宝宝故意把东西扔到地上,家长可以对他的行为做出批评后,要求他将东西拣起来。如果孩子不服从,则可采取取消购买食物或玩具的承诺,或是“单独隔离”的惩罚方式。这种惩罚性的措施,会使他确切地感到大人的孩子教育态度十分坚决。这样,宝宝那种“我独占”“我为主”“服从我”的不良心理和任性行为,将随着良好环境与教育的熏陶而消失。
6.注重表扬
在平时的生活中,一方面要规限孩子的不良习性;另一方面更要关注孩子听话、不任性的行为,对他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积极的表扬、夸奖。这样孩子就会懂得什么是大人赞成和允许的,什么是大人反对和制止的。就会知道专由自己的性子来就会受到惩罚,听话乖巧、不乱发脾气就会得到表扬和奖励。
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宝宝的识字经验,我家孩子3岁开始我就和他一起看书,但不会动的书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欢,后来我开始寻找动画类的教育材料,前后使用过多款早教类的应用,普遍存在广告频繁、在未知孩子学习效果的时候就开始收费,直到我发现了,【猫小帅识字】应用,可积累识字量,养成阅读好习惯,快速适应幼小衔接。
故事阅读配有动画,比枯燥的识字纸牌更有吸引力,并且不用担心孩子会误吞卡牌造成危险。听音选字,发音清晰标准,我家孩子一直在学,不会像之前其他应用一样因后续收费导致学习中断,让孩子系统的学习我觉的是很重要的。
大家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还可以关注一下【4399小评菓快乐育儿】哦,我的育儿知识大部分都是从这里学来的,做的非常用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三到六岁的孩子,我想家长会说除了玩儿,他们什么都不喜欢。当然,玩儿也是孩子的一个天性。既然喜欢玩儿。而且,父母也认可玩儿就是孩子天性的话。那么玩乐也是孩子的权利。所以在他三到六岁这个年纪当中,我们可以通过玩儿,让孩子潜移默化的去学各种各样的东西。这样还可以让他在玩乐的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有助于孩子的发展。而且三到六岁的孩子,对任何事情都充满着好奇。对他来说,可能有很多东西都是接触不到的。更是充满着诱惑,所以她就会对一些新奇的东西特别的好奇。想要一件一件地去探索。而孩子这个慢慢探索的过程,其实有的也是时候也是学习的本身。最后,我们都知道现在知识更新的速度比较快。甚至要比我们学习的速度还要快很多。所以为了避免孩子浮躁,家长就要端正态度,正确的引导。同时,也要帮助孩子去避免心灵层面的伤害。不要从小就给孩子灌输学习是为了考试,考试是为了学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习惯成自然,在这个年龄一定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以后长期以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3到6岁的小孩该如何管理?作为家长,我个人认为与其说管理,不如说是引导,因为之前听老人们说过孩子两岁看小,三岁看老,现在看来真的是这么回事,因为本身我也是两个孩子的爸爸,我们老大今年已经12岁,小的今年已经四岁半,并且孩子从小到大都是我们两个人带,没有让老人参与,在我这么多年的经验当中,我个人认为孩子是不用去管理,靠的是引导与鼓励。我们大部分家长都是我说什么,孩子就得听什么。其实不应该是这样的,孩子的世界,我们永远读不懂,就好像我们小时候父母读不懂我们是一样的,所以呢,我个人认为我们父母跟孩子应该换位思考?
上一篇:你有过什么样的执念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