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现在年轻人越来越少,留守的都是上岁数的,农村该怎么办?
农村,年轻人,都是农村现在年轻人越来越少,留守的都是上岁数的,农村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村青年外出挣钱是因为农村或者乡镇没有办法提供年轻人工作。
不可否认这是客观事实,现在的空心村越来越多。农村现如今只剩下老人和孩子,日薄西山,显得有些凄凉。
年轻人挣了钱都去县城或者大城市买房,而老人只能留在村子干活养活自己。
不仅是年轻人不爱待在农村,连中年人也不想待在农村。因为见过了大城市的繁华与便捷,就对从小长大的地方多少骨子里有些鄙夷。
不知何时农村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而城市却是所有农村青年向往的地方,或许城里的人老了也会解甲归田,落叶归根吧!
农村人和城里人年轻的时候与人老的时候想法多少有些讽刺,但却很现实。
回到题主的问题,农村该怎么办?
我觉得未来的农村一定要与时俱进,虽然不能和大城市相比,但一定要有自己的风格与特色。
1、农村要变化,首先通信网络要覆盖好,手机上网不能信号变差或者打电话信号弱。现在是网络时代,农民也要学会上网,从网上学习知识,了解世界。
电商要进农村,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还有就是密集临近的村庄要有快递服务点,方便农民收发快递。
未来快递行业要向农村倾斜,不能只驻扎在县城镇上,要服务农民。农民取快递还要骑电动车去乡镇实在太不方便了。
学习电商的大学生要回乡帮助农民创业,让更多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子弟返回农村,也能在电商上赚到钱。
2、合理利用当地资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发展自己的特色。
如果农村靠近大山,风景秀丽,可以搞旅游事业。吸引城里人或外地人甚至外国人来农村旅游,感受本地的农村生活,风土人情。
至于宣传可以依靠头条,头条流量很大,用户也很多。只要宣传的好,不愁没有客人。
如果当地农村土地一般,可以考虑养鸡,养猪,前提是要在户外人烟稀少的地方,不能污染村里的环境。
3、就是合并村庄,把那些空心村,人烟稀少而又离的还算近的村庄合并成一个村。大村带动小村发展。
譬如种植中药材,盖大棚种菜,成熟后的产品可以卖给收购的人。或者拿到县城乡镇贩卖。
4、把优秀的师资资源、医院、超市或者加油站向农村靠拢。
让农村孩子有学上,不需要从小学起就要去乡镇或者县城念书。把城里人带到农村来体验生活,让城里的孩子可以和农村孩子面对面互动,玩耍。
让城里的孩子切身感受下农村的生活,金灿灿的油菜花以及大山里的香椿。让城里孩子动手在灶台上做香椿炒鸡蛋。
5、要想富,先修路。
就算农村风景再秀丽,没有路城里人也是进不去的。所以修路是关键,我们村里很幸运在十年前通了高速公路,高速公路车辆很密集,有外省的和本省的车辆,络绎不绝。我们村不需要去县城直接通过高速公路就能达到我们市里。
有了路,还不怕没人来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再次聚焦职业农民培养问题,明确提出:“培养职业农民队伍。制定专门规划和切实可行的政策,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
培养职业农民队伍,是传统农业向现代转型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农业市场化、产业化和农民职业化发展的必要举措。但从现实情况看,农村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以中老年人为主力的农业劳动力的现状为培养职业农民提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培养职业农民,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无疑是最佳人选。培养职业农民,就要想方设法留住年轻人,吸引年轻人务农,让农业后继有人。那么,值得我们的关注和思考的是,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务农?怎样才能让年轻人愿意留在农村,乐于种田?
首先,可以从经济上或物质层面寻找原因。年轻人不愿务农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经济问题。从事农业比较效益低已是不争的事实,“一个月给我1000元,打死也不务农”,调研中有农民这样说,只要一个月能够挣上1000元,绝对不会选择种田,可见从事农业的无奈与辛酸。值得欣慰的是此次《实施方案》中提到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内容涉及农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这个还寄希望于《实施方案》的真正贯彻执行。客观上说,在适度的规模经营+合理科学的农业支持补贴下,通过市场激励和政府引导的模式,对于一个务农的年轻人来说,经济收入应该和一个普通的务工人员不会有太大差距。但是,这也并不能保证年轻人会愿意务农。那么,我们就要从精神或文化层面寻找原因。农村年轻人一毕业,就迫不及待地奔向城市,城市似乎成为他们最后的归宿。城市文化肯定具有契合人的内在需求的一面,但乡村文化往往就受到了忽略。事实上,城市文化是乡村文化的衍生品,乡村文化才是母体。然而在城镇化、工业化的冲击下,乡村文化日渐没落。在这一过程中,固然有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的东西在起作用,但也与我们的教育、社会宣传、舆论导向密不可分。我们已经已经习惯于宣扬城市的文明、城市文化的先进、城市生活的便利,过分强调城市中心主义,加剧了城市文化的强势地位,乡村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被逐渐淡忘和遗弃。最终,年轻人失去了对乡村出身的自信,失去在乡村生活的信心,因为外界灌输让他们深信,只有城市才是美好的,只有城市才有梦想。那么,现在,找回乡村文化的自信,重新发展乡村文化的魅力,重建乡村文化,可能对吸引年轻人更有作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村现在年轻人越来越少,留下的都是岁数大的,以后该怎么办?
答:你提的这个问题内容比较深,这个问题不是仼何人能回答的,因为涉及到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真正到时侯农村没人种地了,那也就意味着我国农业停止了,几亿亩土地荒废了,全部只能吃进口粮食,中国是一个几千年农业大国,有十四亿人等着吃饭,哪不进口咱办呢?
上一篇:深圳的商品房价格那么高,很多人都买不起,可以考虑买小产权房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