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促进国产科技电影持续发展应该采用哪些措施?
电影,亿元,票房促进国产科技电影持续发展应该采用哪些措施?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促进国产科技电影持续发展应该采用哪些措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振兴中国的科技电影持续发展,加快国际化的步伐,不要再小打小闹,我们要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①:支持前沿科技应用。
②:繁荣影视创新创作。
③:支持影视新兴业态。
④:支持电影产业工业化。
重建或改善周边的老电影院,有特色的工业遗址,加快推进电影基础摄制设施建造,多培养一些影视制作,后期制作,和相关的人材。
要打造属于自己文化的科技推广,多学习,多思考,在人才方面多培养, 把前沿的科技带到电影中应用,多举办一些活动,把好的作品包装好以后,在促进科技电影的发展。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影市场环境,遏制票房注水,技术锁场,截留票款,影响产业统计数据,破坏行业风气的毒瘤等违法行为。
多给新人一些发挥的机会,对那些只拿钱少做事的演员,降低薪水,多学习老艺人的表演精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有一个参照,在世界范围内,电影产业做的最成功的是美国,推动美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四个,也可以称之为“四大支柱”,它们是:雄厚的经济实力、庞大的国内和国际市场、成熟的产业链和类型电影制作经验。对比这四条,我们的电影产业环境和目前的条件,用六个字来概括:有差距、有希望。
中美电影产业比较,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占据的市场,都有较大的差距。美国不仅有国内市场,还有庞大的国际市场,它的电影收入占据着世界电影市场的92%以上。2008年,美国电影的全球票房为281亿美元,国内电影票房为98亿美元,而当年中国只有43亿人民币。语言、宗教、制度方面的相似性为他们的电影产业国际化提供了保障,而中国电影的国际市场尚处在开发阶段;美国的电影产业链,从融资、资金回收,到后电影产品的开发,都已相当成熟。而中国的电影产业链还刚刚建成,处于粗放阶段,有些环节还基本没有发挥效应;另外,美国有成熟的类型电影制作经验,类型电影就是试过并证明是有效的吸引观众的片种,像他们的战争片、科幻片、恐怖片、历史片、喜剧片都是在市场上屡试不爽的片种,而我们的类型电影虽然有成功的例子,但还没有成规模。
为什么说是有希望?而且希望还很大。
首先是经济大环境。经济实力直接决定电影产品的生产数量、观众的消费能力和电影终端的建设规模。国家经济有活力是电影产业能否做大、做强的根本保证。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是不争的事实,尽管遭遇金融风暴,全球经济出现衰退,近几年,国产大片能够投资上亿元,甚至几亿元,例如《满城尽带黄金甲》《赤壁》的投入都超过3亿元,《赤壁》一部电影的投资就相当于以往全年国产影片的总投入,这在过去是不敢想、也不可能的事情,这是整个中国经济实力增长带来的效应。
其次是电影市场。尽管中国目前没有庞大的国际市场,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不可能有,这里不仅有电影本身的问题,还涉及到文化、语言的障碍,但中国有可观的国内市场和同样可观的东南亚市场。现在国内电影市场是“两个爆满”,一是星级影院晚上7点到10点档几乎场场爆满;二是周二以及周末的三天,影院几乎天天爆满,这说明观影需求没有问题。上下集的《赤壁》在国内市场就收回了5.9亿元的票房,投资方之一中影集团获得的利润达1.08亿元;一部没有巨星加盟的影片《画皮》,在国内市场的票房收入是2.1亿元;而纯粹的文艺片《非诚勿扰》取得了3.5亿元票房,这多少证明凭国内市场也可以回收国产商业大片的制作费用。从2002年到2008年,中国电影票房年均增长保持在25%以上,如果继续保持这个增长幅度,那么10年内,中国电影票房将超过300亿元。
再次是类型电影制作经验。尽管我们的类型片还没有发展到像好莱坞影片那样成熟,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电影也有百姓喜闻乐见的片种。对类型电影,我们不能迷信,以为“一抓就灵”,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简单。但对于成功的经验就不能漠视,要善于总结,研究电影的叙事、结构、明星搭配等创作规律,特别要注重中国特色的挖掘。比如说贺岁片《非诚勿扰》的案例,5000万元投资,3.5亿元的收入,它的价值我们还远没有认识到,这不止是一部影片的成功,它预示着一个行业的希望。以前,我们有个误区,认为要挣钱,必须是大投入、大制作、大明星,于是大家一窝蜂去拍古装武侠片,场面越来越大,明星越堆越多,飞来飞去越来越离谱。但《非诚勿扰》一公映,打破了原先的挣钱模式,用不那么大的投入,靠导演品牌,靠创意,靠明星的组合取胜。观众得到了娱乐,制片方赚到了钱,杭州西溪湿地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一举多得。当前,重要的是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类型片,我们的一些影片也已经被时间验证是有生命力的,比如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武侠片、谍战片,这些电影样式也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
那么,电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是什么?首先要打好基础,营建一个良好的电影生态,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需要做“长线”。
两个培育
培育市场和培育人才是中国电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也可以说是中国电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基石
市场有多大,影响力就有多大!培育市场要从产销两端培育,从制作层面看,支持商业大片的拍摄,从产业终端看,建新型影院。
国产商业大片的制片、制作、营销逐渐成熟,它已经成为成功的创意产品,对推动中国电影的产业化进程,贡献巨大。数据表明,目前电影市场份额的主体是由大片来完成的。以2008年为例,国内票房总收入是43亿元,票房在1亿元以上的国产大片有8部,累计票房15.1亿元,在年度电影可统计票房中占34.8%。由此可见,大片对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实质性影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