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百善孝为先,孝顺老人就一定要事事顺从吗?
父母,老人,顺从百善孝为先,孝顺老人就一定要事事顺从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果是一些小事情,父母开心,我们可以顺从,但是要适当,否则就会宠坏父母。如果那天,你一不顺从,那你的父母将会干出让你意想不到的事情。
百善孝为先,不能过度顺从,不能溺爱父母,你将会害了自己的父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百善孝为先,孝顺孝顺,对老人要孝且顺,但不能事事都顺从。有时老人的有效要求,确实是不可思议的,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以先顺从,不违拗为原则,事后,待老人的脾气缓和以后,再做耐心的解释,以使老人放弃原来所做的决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问、过去的社会年代、做为儿女家中的大事小事、都是父母做主、父母说了算、做为儿女言听计从、做儿女的都有德行、做为儿女都也很尊重孝顺父母、看到父母不乐意的事、儿女们都不感自做主张、百善孝为先、孝顺老人就是让老人心理满意高兴、儿女不论干什么事、都得先请问老人的意见、老人同意、就去做、老不同意、就不去做、、现在的新时代、是儿女们说了算、当父母的知有指行权、没有决定权、…懂事的儿女、父母说的对的还是听话的、.因为现在时代不同了、当父母的看法眼光也跟不上吋代了、儿女长大了也有自巳的看法和分解能力了、所以大部的父母还是随颂儿女们的决定呢、敬请网友们多提见解、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尽可能做到事事顺其意,但是,涉及重大原则问题,特别是涉及违规和道德伦理等方面的事情,也不可一味迁就,纵容无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人都84岁了,俨然一个老小孩了。言听不一定要计从。
言听是为了减少争执也可以减少你说的时间损耗,更重要不伤和气和亲情。84岁的老人需求应该不会太过分和太多,只要言听能达到较好效果的都言听不反嘴,这也是一种嘴德一种爱护。
计从是针对具体事物具体论道。时隔变迁,瞬息万变,大部分84岁老人已经看不懂社会了,我们需要的不是去引导老人,而是巧妙合理的规避不合理问题,处理该处理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孝敬老人是子女应尽的义务,但是,所有的事情都要顺从老人则是不应该的。
什么叫孝顺,《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
依我的理解,传统的孝顺观念是从两个层次上来讲的,一是生活上要供养父母,二是精神上要服从父母。中国历来的传统观念都是这样,直到今天,中国的民间有许多人还是赞许这种观念。否则就是忤逆。
这种中国式的“孝顺”观是怎样产生的呢?
中国历来是个农耕社会。古代中国社会结构是封建宗法制。核心是家族宗主制。在一个家庭中,所有的成员都要敬重家长、服从家长。这就是孝道。在家孝顺家长。出外忠于君主。忠孝是不分的。
历代的封建统治者所推崇的儒学就非常重视孝道。孔子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知有也”。即一个人如果能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情况是很少有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从来没有。
只有孝子才能成为忠臣。忠孝观就是这样维护封建统治的。
现在的人是否还要承袭封建的孝顺观呢?显然不能。
父母生育了我们,养育了我们。我们应当敬重老人、扶助老人、赡养老人。这既是社会主义道德观所赞许的,也是法律规定的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这更是做人的本分。
敬重老人、赡养老人,并不是说一切都要听从于老人,一切都要服从老人的意志。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独立的人格,都应该有自由的思想。任何人(包括父母),都没有权力要求我们以他的意志为意志,以他的思想为思想。任何人都不应该依附于他人。在一个家庭中,也是这样。子女不应该依附于老人,老人同样也不应该依附于子女。
在一个家庭中,老人提的有些要求可能是对的。对这样的要求子女应该去实现;有的要求是对的,但是因为条件不允许,暂时不能实现,这就要跟老人讲清楚,不能无条件地去做;老人提的要求是错的,做子女的更不能去绝对服从。
敬老不能愚孝,顺从不能盲从。子女应敬老,老人也要慈爱。
建议您与您丈夫开诚布公的谈谈,一定要改变绝对服从老人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维持家庭的和睦相处,对大家都有好处。
(图片取自网络,侵权必删)
上一篇:中国哪里的玫瑰花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