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医有春捂秋冻的说法,谁能解释这个原因吗?
阳气,气温,就会中医有春捂秋冻的说法,谁能解释这个原因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中医有春捂秋冻的说法,谁能解释这个原因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很高兴回答您提出的问题,“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条保健防病的谚语,其意思是劝人们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适当地捂一点或冻一点,对于身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人的体温总是保持相对恒定,一般在37℃左右。如果体温太高或太低,都会使人体生理功能受到损害。
“春捂”就是说春季,气温刚转暖,不要过早脱掉棉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俗话说“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过早的脱掉棉衣,一旦气温下降,就会难以适应,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而入,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秋冻”就是说秋季气温稍凉爽,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同样道理,季节刚开始转换时,气温尚不稳定,暑热尚未退尽,过多过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气温回升,出汗着风,很容易伤风感冒。
当然凡事皆有个度,“春捂秋冻”并不排除根据气温变化。人们的体温总是要保持摄氏37度左右,一方面靠自身调节,同时也要靠增减衣服来协助,如果春末和深秋,仍捂得很多或穿得过于单薄,这样的“春捂秋冻”就过分了,每年的3月和11月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一方面是气温变化大,同时与衣着调适不当也有很大关系。
在春捂秋的“非常”时期,人们需要在衣、食、住、行方面备加注意,应掌握正确的养生之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更多指体弱,年老者,因变季而温度湿度变化而身体差而适应调节能力差,易感风寒风湿而迁连其它固疾,春在捂之理。而秋凉而燥,虚实火上冲,而主张衣着稍凉而达到人体之平衡。
古人千古经验可贵之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春秋都是气候易变的气节也是人体阳气衰弱的时候,若过早穿厚或穿薄在出汗时容易脱衣而受凉并且易患流感和风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都听过“春捂秋冻”,其实还有个“夏舒冬藏”呢!四季轮回,缺一不可。
1⃣️春天开始阳气上升,春主风,风为百病之长,乃五邪之首,很多疾病往往是从风开始的,加上春天人体的汗毛孔逐渐增大,春天若捂不住,风邪容易进身,使人体阳气无法上升,所以要春捂。
2⃣️夏天便要脱去多余的束缚,让身体舒展,所谓夏舒。减少束缚,不等于完全没有束缚,夏天衣着该露的露,不该露的还得藏,比如肚脐、背心、关节等处。
3⃣️秋天阳气开始往回收,欲速则不达,人体如果太热,阳气反而向外释放,只有让人体偏冷一点、偏凉一点,阳气才能逐渐收回来,所谓秋冻。
4⃣️冬日气寒,天地阳气在闭藏,人要顺应天地,所以,这时人体阳气也要藏。此时汗毛孔逐渐闭藏,不可过多开泄。因此要注意保暖,睡觉也要保暖,所谓冬藏,为第二年春气的生发做准备。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春捂,夏舒,秋冻,冬藏,每个季节都承上启下,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中医养生效果。s_z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太好理解。“乍暖还寒时,最难将惜。”
春天主生发,人体毛孔开泄,故要\"捂\"(多穿衣防止外邪入侵)。秋季主收敛,人体毛孔收闭,要少衣多寒,让内邪外散。所谓“秋高气爽”,即是此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医的春捂秋冻是根据季节变化而形成的,说春捂,春天到来陽气上升阴气下降这个时随着季节变化气温不太稳定人不注意最容易感冒着凉秋冻,秋天到来隅气下降阴气上升也就是天气遂渐冷下来这个时后人不能穿太厚随然天气显凉意但离真冷还要一段时间这个时后只能是慢慢的加衣以适应冬季的到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