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哪里?包含什么道理?
君子,自强不息,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哪里?包含什么道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天地之道就是人生之道,这句话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激励还是一种为人处事的方法,通往成功的捷径!请观看下方视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出自《易经》乾卦的《大象传》。“天行健”是乾卦的卦象,意思是天是至刚至阳,不断变化永不停歇的;后一句是“取象比类”,意思是行乾道的人(可以理解为统治者)要象天一样不断进取,永不停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此句话出自《易经》这句话在现今字面意思是大自然或宇宙的运动的很强健,昼夜不停。对于人来说也应该像他一样,对于处世应该永不放弃,自我追求人生的进步,自我发奋向上,即使艰难险阻,也要不屈不挠,勇于前行。
这句话在现今字面意思是大自然或宇宙的运动的很强健,昼夜不停。对于人来说也应该像他一样,对于处世应该永不放弃,自我追求人生的进步,自我发奋向上,即使艰难险阻,也要不屈不挠,勇于前行。
但其实他真正准确的含义随着时代的变化,很多意思不能完全用现代事物来表达了。所以这里只能从词面上来就是作为君子要像宇宙天地一样刚强自食其力,不可懈怠。它后面的一句话君子以厚德载物。像天学习刚强的不屈服,又要学习大地的厚,可以包容世间万物。
这段话经常出现在书法作品当中,很多人会用这句话来勉励和激励自己,于是会把这些书法作品裱起来挂在家中或是办公室里时时提醒自己要努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出自“易经”,但是大概意思就是我们一定要勤奋,没有人能帮助我们,我们只能借势努力奋斗,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不是敲锣打鼓能够得到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出自先秦的《周易》。
这句话蕴含了很深的生命哲理、生活哲理以及进取哲理。古人用一句话就概括了天、地、人的关系。世间万物都是永不停息的运动着,一切生命在于运动,因此从生命的角度,人只有生生不息才能得到繁衍、得到发展。而人要得到繁衍与发展,从生活的角度,必须克服种种困难,必须经历种种磨难,才更加深刻的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从而更好的生活,更好地繁衍与发展。而要更好的生活,就必须创造更好的条件,就必须要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就需要“君子以自强不息”。
然而在进取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够不择手段,于是第二句说了“自强不息”应当遵循的法则,即“厚德载物”。这不仅仅是我们进取的法则,更是我们进取的方式。厚德载物意味着我们要学会博采众家之长,学为己用。在进取的过程中,在自强不息的过程中要学会包容,要有博大的胸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概看了一下大家的回答,此句出自《易经》应当没什么争议。但这里要解释一下具体意思,易经为什么要这么说,天行健是什么意思,下面详细介绍:
其实这句话是出自更早的著作《山海经》的典故。
《海内经》有云: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名曰建木,百仞无枝,上有九(木属),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tai)皞(hào)爰过,黄帝所为。
这里的建木是重点,建木在都广之野(《淮南子·地形》:建木在都广)。都广之野,“日中无影”,此乃北回归线之天象,夏至正午,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人站在地上看不到影子,所以被认为是天地中心!
而山海经里的世界观是天圆地方,日月星辰东升西落,被认为是天围绕着中轴天地中心,即“建木”旋转。因此说“天行健(建木),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绕着建木运行,源源不绝没有穷尽,是谓自强不息!
而这个建木也是大有来头,海内经那段大意是:有一种树木,青色的叶子紫色的茎干,黑色的花朵黄色的果实,叫做建木,高达一百仞的树干上不生长枝条,而树顶上有九根弯蜒曲折的桠枝,树底下有九条盘旋交错的根节,它的果实像麻子,叶子像芒树叶。大皞(太昊,伏羲式)凭借建木登上天,黄帝栽培了建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