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最后有可能形成统一的道德观与价值观么?
价值观,道德观,不同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最后有可能形成统一的道德观与价值观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价值观的影响效应
价值观不仅影响个人的行为,还影响着群体行为和整个组织行为。在同一客观条件下,对于同一个事物,由于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在同一个单位中,有人注重工作成就,有人看重金钱报酬,也有人重视地位权力,这就是因为他们的价值观不同。同一个规章制度,如果两个人的价值观相反,那么就会采取完全相反的行为,将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起着完全不同的作用。
价值观的类型
1、理性价值观 它是以知识和真理为中心的价值观。具有理性价值的人把追求真理看的高于一切。
2、美的价值观 它是以外形协调和匀称为中心的价值观,他们把美和协调看的比什么都重要。
3、政治性价值观 它是以权力地位为中心的价值观,这一类型的人把权力和地位看的最有价值。
4、社会性价值观 它是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的价值观,把为群体、他人服务认为是最有价值的。
5、经济性价值观 它以有效和实惠为中心的价值观。认为世界上的一切,实惠的就是最有价值的。
6、宗教性价值观,它以信仰为中心的价值观。认为信仰是人生最有价值的。
价值观是一种内心尺度,它凌驾于整个人性当中,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察、信念、理解等,支配着人认识世界、明白事物对自己的意义和自我了解、自我定向、自我设计等;也为人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充足的理由。我们这里考察的职业价值观,在于探讨人们在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活中,在众多的价值取向里,优先考虑哪种价值。 价值观具有下列特性:(l)价值观是因人而异的。由于每个人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不同,人生经历也不尽相同,每个人的价值观的形成会受到不同的影响,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的人,其动机模式不同,产生的行为也不同。 (2)价值观是相对稳定的。价值观是人们思想认识的深层基础,它形成了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是随着人们认知能力的发展,在环境、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培养而成的。 人们的价值观一旦形成,便是相对稳定的,具有持久性。 (3)价值观在特定的环境下又是可以改变的。由于环境的改变、经验的积累、知识的增长,人们的价值观有可能发生变化。
价值观是支撑人类生活的精神支柱,它决定着人类行为的取向,决定着人们的什么样的心态和旨意去开创自己的新生活,因而它对于人类的生活具有根本性的导引意义。
价值观作为人对自身生活意义的反思和追求,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又会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勤劳、奋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桃花源里去寻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屈原的道德观,价值观,政治观,天人合一,扶理苍生的理念,将会成为全宇宙合一的价值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真有人类大同的那一天,必然就是地球毁灭的那一天,每个人的思想理念都不同,如何可能实现人类大同,世界文明的发展进步,正是得益于文明的多元化,换句话是,就是人类的私心推动着社会的进步,绝大部分现代科技的产生来源于战争或者军竟,不可能会有人类大同的一天,能有一个公平的世界秩序就非常不错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实际上各国各民族的文化相互间差异没有表面上看起来这么大。如果深入了解了各种不同文化,就会发现它们的精髓是共通的,只不过披了不同的历史感性外衣,有的披了多了点 隐藏得深了点,有的披得少 更容易被认出来。鲁迅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比如,基督教的\"耶稣受难日\"\u0026\"复活节\"的精神含义和我们的除夕放炮仗除旧迎新\u0026元宵节吃元宵放兔灯的习俗一样的,都有\"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含义:舍弃/牺牲 \u0026 复活/圆满。
马克思有共产主义,我们老祖宗有 大同世界....
黑格尔的辩证法 首次在西方把真理表述为一个过程,我们老祖宗早就说了\"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
在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中,相信 各民族的文化精髓 一定会或早或晚作为纯粹的精神文明显现出来,由被因各自不同历史出发点而产生的五颜六色外衣覆盖的客观精神而变成自觉的主观精神。
上一篇:在该奋斗的年龄该不该喜欢一个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