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让母猪多下小母猪?
母猪,公猪,饲料怎样让母猪多下小母猪?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怎样让母猪多下小母猪?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这样朋友,我是小熙,这是我的观点
(一)选好小母猪
小母猪 应 从 高 产 的 公、母 猪后 代 中 选留,而 且 品 种 一 定 要 纯。此外,要注 意选 奶头 多 的 小 母 猪,一 般 不 能 少 于 十 二 个奶 头。
( 二 ) 空怀期优饲
所 谓优饲,就是母 猪 断奶 后不立 即 断料,仍 象 哺乳后 期 那 样 喂 饲;配 种前短期供给相 当于 重 胎 期的 饲料 量,每 天 除 给 5一 7.5 公斤 的 青 饲 料 外,再 喂 给 混合 精料 2.5一3 公 斤,膘 情 差 的 还可 再适 当 增 加 一 些。这 样,一 般可 促使 母猪多 排 卵 2一3 个。如 能掌握 适时 配 种,就 可 使 受 胎率提 高 8%一1 0 %。 对空 怀 的母猪 ,应 多 喂 含有 蛋 白质和 矿物 质的 青 饲料,保 持 中等 膘 情。坚 持 每 天 将母 猪 放 出去 晒 晒 太阳。
( 三 ) 准配
即根据 母猪的发 情 规 律 适时 配 种。一 般 应 在 5一7 月 龄,当 第 2、第 3 个 发 情期 开 始 配 种 比 较 适 时。小 母 猪过早或 过 迟 配 种 都 不 好。母猪 一 般 是 在 发 情 的 第 三 天 开 始 排 卵,持 续 1 0一 3 0小时 左 右。较 适 宜的 配 种时间 是:土 种 母 猪 发 情 开始 后 2一3 天,外来 的培育 品 种 在 发 情 当 天 或 第 二天 上 午,杂交 种在 发 情 后 第 二 天 下 午。按 照 年 龄 来 说,应 掌 握“老 配早、小 配 晚,不 老 不 小 配 中 间”的 原 则。如 能 在 第 一 次 配 种后 隔 8一12 小 时 重 复 配 种 一 次,还能 进 一 步 提 高 受 胎 率 和 产仔数。
( 四 ) 孕期管理
母猪 在怀 孕 期 间,要 实 行 单 圈 饲 养,适 当放 出 活 动。饲 料以喂 含有 蛋 白 质和钙 质 等 矿物 质 的 精料为主,同 时 也 要 喂 足 嫩绿 多汁的 青 饲料。饲料 必 须 新鲜,发 霉或有 毒 的 饲料 不 能 喂,避 免 母 猪 中 毒,造 成早 产 或流 产。此外,适 当 喂 些 旺 盛 血 液 和 健 胎 药 品 及 钙 片。当 母 猪临产 前 一个 月 内,不 要 喂 得 过 饱,以 免 压 坏仔猪。
( 五 ) 缩短哺乳期,促使母猪提早再发情
办法是:小 猪 生下 1 0 天 左右,开 始 补饲 料,到 l 个月时,小 猪即 可 大 量 吃 饲料,到 4 5 天 时 断 奶,以 便让 母 猪 再次发 情 配 种,使每 头母 猪每 年 能 生 两 窝小猪。希望我的答案对你有所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近年,我国生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为加速生猪生长,保证生产符合消费者需求的高品质猪肉制品,我国畜牧养殖领域不断加强生猪品种改良,通过引进大量优质种猪,对本地母猪进行杂交改良,使后代瘦肉率、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显著提升。但目前我国生猪养殖尤其是母猪繁殖性能和国外母猪的繁殖性能相比还存在很大差异,母猪整体繁殖周期较长,产仔数量较低,仔猪出生后成活率不高。不仅会影响养殖户经济效益,而且会使母猪繁殖性能难以发挥。
一、加速品种改良
不同品种的母猪繁殖性能和生产能力存在很大差异性,即便是同一个品种,由于基因不同,产仔数量和仔猪成活率也存在很大差异。在本地母猪养殖中,由于长时间不合理的无序交配,繁殖周期增长,瘦肉率较低,仔猪出生后,身体抵抗能力较差,所以感染多种传染性疾病。因此需要加强对本地母猪品种改良,通过引进优质种公猪的新鲜冻精,开展有效的杂交育种,生产出来的杂交后代,具有生产潜力大、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的特点,能实现一窝多仔。通过积极开展人工授精技术,能在较短时间内加速本地猪品种改良进程,确保在短时间内提升整个母猪群体的生产性能,增强母猪产仔数量和仔猪成活率。通过引进优良种公猪品种和优质基因,利用杂交优势,构建完善的杂交配套体系,有效提高母猪窝产仔数量。
二、母猪饲养管理
1、后备母猪与空怀期
母猪后备母猪生长到6月龄后进行第1次发情鉴定,并严格发情记录,在第2次或第3次发情时集中配种。后备母猪在6月龄前让其自由采食饲料,进入7月龄后,逐步限制饲料投喂量,在配种前补充优质饲料,保证体况良好。空怀期应降低精饲料,尤其是能量饲料的供给,多投喂青绿多汁的粗饲料。对于体况较差的母猪应短期优饲,加速体况恢复,保证空怀母猪能正常发情,加速卵泡生长发育,在配种前后1周应尽量减少应激刺激,禁止使用疫苗免疫接种,并逐步更换到妊娠阶段的母猪饲料。
2、 妊娠母猪
母猪进入妊娠阶段后,总体的饲养管理目标是加速胎儿生长发育,保证投入的饲料满足生长发育所需。通常将母猪的整个妊娠阶段划分为3个阶段,在妊娠前1月,由于胎儿生长发育缓慢,此时饲料投喂量应控制为每天每头猪1.8~2.2 kg,妊娠2月后,饲料的投喂量逐步增加为每天每头2.0~2.5 kg。进入妊娠中后期后,是胎儿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应逐步增加饲料投喂量,每头猪每天投喂2.8~3.5 kg。在整个妊娠阶段,应根据母猪体况水平,保证饲料科学投喂,适当限制妊娠母猪的饲料采食量,可以增加胚胎存活率和产仔数量,减少母猪因为难产所导致的死亡。母猪在配种后9~13 d和分娩前21 d,很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导致流产,在这2个阶段应做好保胎工作,尽量向猪群投喂高蛋白质饲料,并保证矿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投入充足,禁止向妊娠母猪投喂带有冰碴、带有冰冻、发霉变质的饲草饲料,将妊娠母猪单独养殖,避免在圈舍内拥挤、打架斗殴引发流产。
3、哺乳母猪
在母猪整个养殖周期内,应保证妊娠期内的饲料营养价值水平相对较低,进入泌乳期后应逐渐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产前产后不需要限制饲料,产仔当天应控制蛋白质饲料的投喂量,并保证母猪饮用充足的电解质,并在饮用水中添加中链脂肪酸或葡萄糖,每吨饲料中可以添加小苏打3 kg,避免猪出现便秘和产后食欲减退,提高消化机能。在产前可以肌肉注射长效土霉素等抗生素,预防子宫内膜炎、乳房炎。进入哺乳期后,应保证饲料营养价值全面,让母猪自由采食,尽可能的提升母猪泌乳能力,避免母猪在整个哺乳阶段身体体况下降过快,影响下一个情期的正常发情。
三、构建良好的母猪群体
结构母猪的妊娠期通常为114 d左右,在母猪养殖管理中,如果将母猪哺乳期控制为28 d内,能保证1年产2.5窝仔猪,随着哺乳期增长,母猪每年分娩次数呈现下降趋势,如果哺乳期为2月,1头母猪每年只能生产2窝仔猪。因此在母猪养殖过程中需要构建良好的母猪群体结构,尽量缩短母猪哺乳时间,积极推广并应用仔猪早期断奶技术,缩短母猪繁殖周期,加速母猪发情,提高繁殖效率。母猪胎次不同、年龄不同,母猪生产数量和仔猪成活率也存在很大差异。通常1~2胎次的母猪产仔量最少,3~6胎次的母猪产仔量最高,随着母猪胎次升高,生产能力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因此在母猪群体结构营造过程中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淘汰多胎次母猪,实现母猪群体结构,动态化更新。及时将繁殖能力下降的母猪淘汰处理,补充优质的后备母猪,确保整个母猪群体结构合理。通常3~6胎次的母猪应占整个母猪群的60%,1~2胎次的母猪占30%,7~8胎次的母猪占10%。
上一篇:如何看待打和平精英菜的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