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疫情过后农村的发展会提速吗?为什么?
农村,疫情,乡村疫情过后农村的发展会提速吗?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2020年这个春节注定成为我们这几代人的共同记忆,很相信一句话,所有没有打败我们的,必将让我们更强大,这次也一样。疫情对我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是深刻的,但是危中有机,有句老话:“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经此一“疫”,三农领域也必将引起新的变革,出现一些新的机会。相信乡村在抗击疫情的“硬核”,将会延续在疫情结束以后的生产生活之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疫情是个警告,能提高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
疫情是个号角,基层组织号召力和凝聚力有所提高。
疫情是个学堂,人们网络安全意识和辨别谣言的能力有所提高。
具体发展速度能提高多少,关键还是看中央政策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感谢她们,是支援湖北的医生护士;
是坚守一线的警察;
是日夜奋战的建筑工人……
她们来自不同行业
但面对疫情
她们做出了相同的选择
那就是挺身而出的英雄
首先感谢致敬辛苦了
向战疫一线的巾帼英雄再次感谢,有国家的政策我觉得农村的发展会好越来越好,现在的农村路路通很方便。由于国家的政策投入,再次的感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疫情后给农村提速没关系,没有疫情农村提速也很慢。只有党中央加大农村基础建设投入,以及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养老就医住房保障等农村才会有提速发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等这场疫情过后,会不会掀起一股向往农村生活的热潮呢?”
就目前情况看,为保障春耕,国家首先开会强调各行业和春耕有关的,有序复工复产;确实,粮食才是一个国家的根基,农业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稳则天下安。农业的这种重要作用在这次疫情防控中进一步凸显出来。从长期看,应进一步增强农业生产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根据目前城市拥挤的居住环境来看,农村生活也确实有着更宜居的优势。靠近大自然,远离污染源,还有各种政策层面的帮扶,在农村安居乐业已然是一种新兴的趋势。
随着乡村旅游,乡村民宿等产业的发展,中国的农村也“改头换面”,变得美丽且宜居。疫情过后,农村很可能将会迎来旅游热潮。久居城市的人们也会希望下乡去看看日新月异的农村变化,感受一下农村的泥土气息,吃一些乡间土生土长的蔬菜,看一下农村美丽的田园风光,住一回怡情别致的农村小院,感受一下农村静怡环境下的生活。
疫情过后,可能会发生以下几点对农村的影响;
一,人们更加关注“粮食和蔬菜”。
传统的农村市集,摆地摊吆喝售卖低端产品。虽然乡土味道十足,但也因各种粗鄙被都市人所忽视。而伴随消费升级,人们更加关注健康食品、粮食安全。病从口入,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吃的粮食和蔬菜、水果,在经过洗涤烹饪后,还会有残存。所以人们热切盼望健康食物出现在餐桌,疫情过后,人们关于健康的讨论,无异于一次全民健康教育,对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需求将释放出巨大的市场消费需求。这无疑给优质农产品巨大的商机。
二,乡村的缓冲价值凸显,共享农庄、共享菜园将迎来机遇。
疫情期间,困在都市的人们都在无比怀念有乡村的院子、田园的生活方式,因为乡村空间广阔,空气流通性好,且能满足粮、油、果、蔬、肉、蛋、奶的生活需求,如果是有情怀的人,还可以进一步实现琴、棋、书、画、诗、酒、花、茶。而对于大多数乡村来说,农户与田地资源在闲置。用不着的田地和房屋、卖不出去的农产品、无人使用的公共设施、废弃的乡村学校,甚至正在生长中的水稻、小麦, 激活这些资源比创造更重要。尤其是随着农业用地政策明晰,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离”,随着共享概念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盘活乡村闲置资产都会成为可能,甚至可以实现私人订制共享农庄。共享农庄不仅是要共享菜地、果树、农户等闲置资源,还可以扩大到共享劳动、知识、专业等游客的闲置资源,实现主客共享。
三,全民创作时代,新媒体彻底渗透。
在农村生活了一个月之后,今年深刻地感受了农村的面貌的改变。除了楼房多了,技术设施变好了,农业生产机械化多了之外,最大的改变莫过于家家有WIFi,几乎上到60岁的老人,下到3-5岁的孩子,都在玩微信、抖音、拼多多,村头的小卖部收款都是二维码。互联网无界,对乡村而言,新媒体技术的普及,让远离城市的农村地区,有了和城市一样的便利购物和精神生活,同时,也让生活在农村的人开始关注乡村创作和农产品电商。特别是疫情封村之后,乡村展现出的创作热度、电商物流能力甚至不亚于城市。这是一种巨大的推力,相信疫情结束以后,新媒体将会更加彻底地融入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之中。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