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拱棚早春豆角种植怎么高产管理?
豆角,叶面,菜豆拱棚早春豆角种植怎么高产管理?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以下,主要围绕在我国栽培面积较大、食用范围较广的四季豆的栽培方法进行阐述:
四季豆对生长环境条件的要求?
四季豆栽培要掌握哪些关键管理技术?
希望对题主有所帮助。
一、四季豆植物学特征及对生长环境条件的要求?
1、植物学特征
四季豆与其它豆科作物一样,根系不发达,因此如果采取育苗定植的话,一定要保护好根系免受破坏,根系有根瘤菌,可以进行固氮;茎为典型的蔓生,温光水肥条件适宜时,生发旺盛;叶片有绒毛,一般为卵圆形近心形,长度一般10cm左右,宽度为6cm左右;花为蝶形花、自花授粉,依品种不同有白色、黄色、紫色等不同;种子为肾形、长度1-2cm不等。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喜温不耐高温也不耐低温,较为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5-25摄氏度,温度高于30摄氏度或低于10摄氏度都会造成生长不良;四季豆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不高,光饱和点与芹菜、草莓等作物类似,大致介于2.5-3万LUX,对较强的光照有一定适应性,但是光照弱容易造成徒长和落花落果;菜豆要求砂黏适中的壤土,不耐积水,积水超过一天就会造成根系呼吸不畅叶面萎蔫甚至枯黄凋零;良好的生长土壤有机质含量要求高,贫瘠土壤会导致豆荚畸形,商品性降低。
二、关键栽培技术
一般采取直播,但早春茬棚室栽培一般采取育苗,育苗要在营养钵中进行,时间为定植时间倒推15-20天。菜豆在幼苗期根瘤菌量少固氮功能弱,因此在基肥中要每亩地撒施10-15kg尿素,以促进早期营养生长;定植时一般采取的株行距为45cmX50-60cm,定植时的温度要求地温稳定通过12摄氏度,气温稳定通过8摄氏度。
定植后从缓苗到开花结果,中间约需要约30天时间,最有利于生长的温度为白天最高温25-28摄氏度,夜晚对低温12-15摄氏度,白天高于30摄氏度,晚上低于10摄氏度都要采取及时收放棚膜的方式予以调节。
开始甩蔓时要及时用竹竿插三脚架或四脚架绑蔓,或者棚室内在栽培行上拉铁丝吊绳绕蔓,当首批荚果坐住之后,追施磷钾含量高的复合肥30-40斤,在首批果采摘后,每隔10-15天追施一次高磷钾冲施肥10-15kg。土壤湿度保持在85%左右为宜,即,用手握,松开后手掌上有明显水痕,但是指缝间没水流。
结语
菜豆采摘要及时,以浓绿色刚开始有些发白时采收为宜,过早,产量达不到最佳,过晚,则荚果偏老,影响口感品质,采摘时间要避开湿度较大的早晨,以减小锈病、灰霉病等病害的侵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拱棚早春茬豆角种植要点】最近几年来,拱棚种植早春茬豆角的效益一直不错。在青州市何官镇口埠村,菜农谢师傅介绍,早春茬豆角一般在4月底上市,价格稳定,每斤2-4元,经济效益不错。现将拱棚早春茬豆角种植要点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拱棚早春茬豆角种植要点
一、注意补充硼、锌、钼等
微量元素肥料
豆角种植之前,要施足基肥,一般来说,每亩施用5-8方充分腐熟的稻壳粪或者鸡粪,高钾复合肥100-120斤,过磷酸钙50斤左右。另外,豆角对硼、锌、钼等微量元素的需求特别大,尤其是在进入开花结果期后对微量元素比较敏感,因此要注意基肥中微量元素的使用,可每亩用硫酸锌2公斤,硼酸或者硼砂1公斤,钼酸铵150克。为防止施用不均匀,可将这些中微量元素兑成溶液,翻地前喷洒在地面上,随基肥一起翻至土壤中,后起垄开沟准备定植。
二、加强保温,适期移栽
避免老苗
豆角属于喜温蔬菜,不耐低温,植株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30℃,拱棚早春茬豆角育苗时外界温度还很低,且不稳定,因此保温非常重要,此时可选择在育苗棚中育苗。待定植前几天,可适当增大通风,降温炼苗,白天苗床 20~22℃,夜间12~15℃,结合叶面喷施甲壳素、白糖等提高叶片活性,增强植株抗性。定植前一周左右浇棚一次,利于定植前地温的回升,定植时最好穴施生物菌肥,以此增加土壤中有益菌的数量,改善根际土壤环境,增强植株的抗逆能力。
豆角根系比较发达,但木栓化比较早,再生能力较弱。因此,早春茬豆角需要特别注意豆角的育苗期,避免延期定植。一般来说,早春茬拱棚豆角可以在2月上中旬播种,2月下旬到3月初豆角幼苗出现2-3片真叶时定植为好,苗龄期20-25天。定植的适宜温度指标是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5℃,气温稳定在12℃以上。定植时,适合选择在晴朗天气上午进行,移苗时须带完整土坨,小心操作,保护好根系。定植后覆盖地膜,以保温保湿。浇缓苗水时可适当随水冲施一些甲壳素、海藻酸类肥料,以此提高根系活性,利于新根的萌发,促进缓苗,注意水量不宜过大,防止地温恢复慢,对幼苗的根系产生伤害,待后期气温回升以后,天气晴好时,开始全面补充土壤水分。定植以后的保温工作非常重要,一般来说,目前拱棚种植的豆角都有二膜覆盖,如果夜温过低,降到10℃以下时,还需要在每个种植行上起小拱覆盖三膜,防止幼苗遭受低温冻害。当白天二膜内温度升高时,揭除三膜,增加光照,促进光合作用。
三、注意花期肥水管理
提高坐荚率
豆角一旦进入开花结果期,肥水管理相当重要。一般来说,开花期间,棚室内的白天温度适宜控制在22-28℃左右,不宜过高,超过32℃容易引起落花落荚,豆荚短小畸形,严重影响到产量和品质,夜间温度需要控制在15℃左右,昼夜温差小易出现徒长,也会造成落花落果。
在浇水上,应根据豆角耐旱不耐涝的特点,从幼苗定植到开花前,在土壤墒情允许的前提下适当控制水量,如果土壤干旱,可采取浇小水的方式补充水分,同时注意氮、磷肥的使用,以利于豆类根瘤菌的生长,增强根瘤菌的固氮能力。豆角进入开花期以后,尽量避免浇水,防止落花落果,待坐荚后植株水分和养分的需求量大增时,加大水肥的供应,可随水冲施一些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生物菌肥,利于豆荚生长。豆类作物对硼等需求量较大,开花前要及时喷施硼肥,利于开花坐果。
为避免植株早衰,建议菜农在追肥时合理调配追肥比例,增加生物菌冲施肥、甲壳素或海藻酸的用量,轮换或者搭配使用,利于提高根系的抗逆性,避免植株早衰。此外,也要注意叶面肥的使用,可叶面喷施芳润、志信等全营养叶面肥500倍混加爱多收6000倍,也能有效养护叶片,延缓植株早衰。
四、病虫害防治
病害方面:为害早春茬豆角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锈病、菌核病、疫病等。炭疽病是豆类蔬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国内各产区均有发生,特别是潮湿多雨的地区,为害严重。叶、茎、荚都可被侵染。菜农可选择10%苯醚甲环唑1500倍、25%咪鲜胺1500倍、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1000倍等进行喷雾防治。豆角锈病,以为害叶片为主,严重时也危害叶柄和豆荚,药剂可选用25%粉锈宁(三唑酮)2000倍液喷雾防治。豆角菌核病,可用速克灵或扑海因l500倍液喷雾防治。豆角疫病可选用58%雷多米尔锰锌500-800倍或72.2%普力克800倍。病害防治要抓早,及时发现,及时用药,同时要注意多种药剂的轮换交替使用,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上一篇:眼睛痒和肺炎有关系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