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体温升高能提高免疫力,其内在的分子或细胞机制是什么?
体温,下丘脑,细胞体温升高能提高免疫力,其内在的分子或细胞机制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体温升高能提高免疫力,其内在的分子或细胞机制是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体发热是由于内源性和外源性制热源影响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中枢介质释放,导致体温调定点升高,具体机制如下:
一:致热源传入中枢的机制
1、通过终板血管网今入下丘脑
终板血管网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大,对大分子物质通透性高,内生性致热源(EP)可由此进入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
2、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下丘脑
这是一种较直接的信号传导方式,损失,感染和炎症都会导致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大,EP即可通过此路径进入下丘脑,此外,EP也可进脉络丛易化扩散进入下丘脑,并通过脑积液循环分部到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
二:发热时的中枢调节介质
EP进入体温调节中枢后,会引起调节介质的释放,从而导致体温调定点升高,其调节介质包括有:
1、正调节介质
(1)前列腺素E2(PGE2):是重要的中枢发热介质,其制热敏感点在POAH。 (2)环磷酸腺苷(cAMP):重要发热介质。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能提高脑内cAMP的浓度,同时增加PGE2和内毒素导致的发热反应;磷酸二酯酶激活剂可引起相反作用;当内生性致热原性发热出现热限时,也会限制脑内cAMP浓度升高。 (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主要分布在室旁核和杏仁核。白细胞介素-6能使下丘脑释放CRH, CRH可能是通过c AMP调控发热反应。 (4)Na+/Ca2+比值:给动物侧脑室内灌注Na+可使体温升高,灌注Ca2+可引起体温下降,降钙剂灌注入脑室也可引起体温上升,所以Na+/Ca2+比值增大能上移调定点引起发热反应。
2、负调节介质 (1)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即抗利尿激素。动物实验表明,在脑内注射微量AVP,可降低EP、PGE2诱导的发热反应;用AVP拮抗剂或受体阻断剂可以阻断AVP的解热作用。 (2)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是腺垂体分泌的多肽激素。它可以减弱EP引起的发热反应。 (3)膜蛋白A1:是一种钙依赖性磷脂结合蛋白,主要存在于脑、肺中。糖皮质激素发挥解热作用依赖于脑内膜蛋白A1的释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体温升高确实能促进免疫系统进入战斗状态
当机体被病原体感染后,身体里的免疫细胞要经过血液循环运动到感染部位的小血管,在那里停留下来并爬行穿出血管到达感染部位和淋巴结,最终将侵入机体的病原体清除掉。这一过程对于生物体的存活非常重要。发热会开启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和身体损伤的“高级别”保护机制,发热后免疫系统进入“战斗”状态,“扫除”感染。
细胞层面的机制
当机体温度达到高热(38.5℃)及以上水平时,会促进免疫细胞中的一种名为热休克蛋白90(Hsp90)的蛋白质的表达。而在免疫细胞表面,有一类名为整合素的细胞黏附分子,它负责免疫细胞在血管表面的停留(黏附)、爬行(迁移)和渗出血管等过程。在热刺激后的免疫细胞中,Hsp90会被招募到细胞膜上与α4整合素“结合”。这一过程会大大加速免疫细胞“运动”(黏附和迁移),使其可以快速赶往感染部位的淋巴结和组织。
为什么需要发热
值得一提的是,Hsp90的表达只能在体温达到38.5℃以上才能被诱导表达,说明发热对感染清除的促进作用要达到高热才能被启动;另外,一旦Hsp90被成功诱导,即便体温回归正常水平,Hsp90的表达也可维持大约48小时。因此,在发热一段时间后再用退热药降温,不会影响发热对免疫细胞黏附与迁移的促进作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一名健康管理师,也是一名健康观念知识传播者。
现在已经快到夏天了,到了三伏天最热的时候你最想干什么呢?我相信很多人想的就是每天躲在空调房不出来,或者是把西瓜冰镇一下,吃起来更爽口。
还有人去河里游泳,还有很多人冲凉水澡,大多数人几乎整个夏天最热的时候,喝的全是冰镇的饮料,这个阶段也是吃冷饮最多的时候。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行为,请你认真看完这篇文章的内容,让你躲过一场大病,或者救你一命,你可能会说大家都这么做,而且不止一年、两年了有这么夸张吗?
等你听完这堂课,你不再认为是夸张,而是可怕,因为这些习惯,与猝死、癌症、肿瘤、肥胖、脑梗等大病都有关系,而且大家发现没有,有这些风险的人,已经没有年龄界限了,年轻人反而偏多,那是因为现在这些年轻人的坏习惯从小就有,与体温有很大的关系。
我先普及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常识,你一定听过“冬吃萝卜夏吃姜”这句话这句话的重点不在姜,而是姜是热性的,与提升脏腑的温度有关系。
大家一定听过“冬病夏治”不难理解冬天的病夏天治,也跟温度有关系。
还有一个词儿就是“冬暖夏凉”,这个一般说的是山洞或者窑洞。
我为什么一并放到这里举例子呢?大家可以把我们的五脏六腑,理解成阴,他就像很多山洞窑洞一样,一年四季见不着太阳,我们吃过的食物都是被太阳照射过的,我们把他理解成阳,所以阴阳平衡。
一个简单的理解方式,就是我们的食物和脏腑的消化、吸收、利用达成平衡,所以我们五脏六腑也有像山洞、窑洞一样的特点,那就是冬暖夏凉,夏天经常听很多人说,吃了凉的食物闹肚子不舒服,大家也会发现夏天因为吃凉闹肚子的人比冬天还多。
其实有很多奇奇怪怪的疾病,有的全身哪都难受,医院里查不出来,有的人吃了很多产品,也没有见效,有的人做完切除脏器手术,反反复复好几次,有的人做健康行业几年,调理好无数别的病,就是调理不好自己的病,最后都是用提高温度的这个方向解决的,没想到见到了奇效。
上一篇:何为不甘,可否具体谈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