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十天小鸡能喂米饭吗?
小鸡,小米,雏鸡十天小鸡能喂米饭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十天小鸡能喂米饭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我可以回答你,因为我们农村我小时候我家都是自己扶养小鸡的 养十天的小鸡喂米饭也是可以的,但不能多喂,最好是喂那个生大米,那个大米可以用水浸泡一下,然后再喂小鸡是最好的,我小时候看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喂小鸡都是这样喂,半个月前的小鸡仔 用那个大米浸泡一下再去喂 半个月后就直接喂大米,半个月后,小鸡仔也会自己去找小虫子吃了,母鸡都会带着他去找吃的,所以不用多喂,等到了一个月就可以喂杂粮了,我们农村家养的土鸡,基本上都是这样喂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幸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通常受精好的鸡蛋在常温下,二十天就能孵出来小鸡。
小鸡从出生开始喂小米,大概到十天左右,开始长老翼时就可以开始喂米饭了(饭+米糠),还可以喂稻谷。
一直可以这样喂下去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请直接选择大米,大米有较高的能量,还需补充较高的蛋白质,根据其营养需要特点是以较高的能量和较高的蛋白质为主的,同时还需要糠麸类,油脂类,动物性饲料,鱼粉等,还要添加青料,补充维生素,在没有使用饲料公司的饲料,建议以下配比。
一般日粮中,谷实类(玉米、碎米等)为50-60%;糠麸类(米糠、麦麸等)为5-10%;油饼类(花生饼、豆饼、芝麻饼等)为20-25%;动物性饲料(鱼粉、肉粉等)为7-20%;骨粉、贝壳粉4-5%;食盐0.3-0.5%。青饲料另外加喂,尤其没有维生素添加剂时,不能断喂青料,喂量约为精饲料的30-50%。
不同日龄雏鸡耗料(克/每只、每日),因品种、个体发育、饲喂方法不同而有差异,大致为:1-10日龄为8克,20日龄为15克,25日龄为16克,30日龄为30克,50日龄为40克。
调控适宜光照,促进雏鸡发育
日光照射可以增温、增加食欲,利于消化,促进钙磷代谢、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并能杀菌。但光照强而又时间长(包括人工充实光照),易使雏鸡过量运动,得不到适当休息而影响雏鸡正常发育。因此,应采取遮光的办法使雏鸡得到适当的休息,以利于消化、增重和换羽,同时还可以防啄肛、啄羽等恶癖。适宜的光照和运动时间为:一周龄内的雏鸡可全日24小时光照,并在每次喂饲前后各活动10-20分钟。一周以后,若天气晴朗,温度许可的情况下,白天采用自然光照即可。最好每天能晒一次太阳,头一、二天晒半小时左右,以后逐渐延长。20日龄前每天可使雏鸡活动6-7小时,(包括采食时间),20日龄以后,晴天可整天活动,但中午炎热时节应收回遮光休息2-3小时为宜。
养殖过程的注意事项
注意饮水。初生雏鸡首次饮水叫初饮,初饮水最好用18℃的糖开水或温开水,初饮应在第一次喂料之前进行;饮水可防止刚出壳后的小鸡虚弱或缺水,促进体内卵黄的消化吸收;有条件的,每50只小鸡配备1个4.5升自动饮水器,饮水器应常消毒,水要卫生,可在每0.5kg的水里加入庆大霉素8万单位,让小鸡饮服,可预防疾病。
注意温度。温度是育雏的关键。刚出壳雏鸡一般要求环境温度为32—35℃,而后每星期下降2℃,温度是否适宜,除通过温度计测量外,还要观察小鸡的精神、活动表现,若小鸡堆在热源中心,发生“唧唧”声、不安、行动慢、羽毛蓬乱,说明温度过低;若远离热源,张口呼吸、大量饮水,说明温度过高;若小鸡分布均匀、精神活泼、睡眠安静、睡姿伸展舒适,说明温度适中。
注意喂料。出壳后雏鸡第一次喂料叫开食;一般在出壳后12—24小时开食为好,出壳后12小时内,鸡体内有5克蛋黄足够自身能量;用玉米粉、小碎米混和拌湿或干料开食;开始几天一般以“少喂勤添八成饱”为原则,将饲料撒在深色的塑料布上,以后逐渐改为食槽饲喂;第5天可在饲料中添加1%的砂砾,以帮助消化,并在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青绿饲料。
注意湿度。育雏初期,湿度应大一些,有利于腹内蛋黄吸收,以防体内水分散发;10日龄前湿度一般为60—65%,10日龄后为50—60%;因高温高湿环境下,微生物易生长繁殖,小鸡蒸发散热受阻而导致体温过高,使鸡群发病,特别易发球虫病,因此平时应注意通风换气,地面少洒水、勤换垫草。
注意光照。随着雏鸡日龄增加,每天的光照时间应保持一定或稍减,不能增加;1—3日龄因雏鸡视力弱,为保证采食和饮水,每天采用22—23小时光照,以后每周逐渐减少20分钟,直到每天光照9小时为止,持续到20周龄;为使室 内照明均匀,灯宜挂在饮水器与食槽上方,育雏适宜的光照强度可按30瓦/10m2计算。
注意通风。通风换气才能保证育雏室空气新鲜,鸡舍内的细菌、病毒、尘埃通过换气可以排出;一般采用自然通风,利用内外温度差,敞开部分门窗,使室 内外空气得以交换。
注意分群。依雏鸡大小、强弱进行分群,每半月调整一次;若鸡群密度过大,小鸡生长缓慢、且易发生啄癖。
注意防病。“防重于治”是农家养好鸡的有效措施;接种疫苗是预防鸡病发生的重要手段;常用小鸡免疫程序为:1日龄注射马立克氏疫苗;10日龄接种鸡法氏囊疫苗饮水;15日龄用鸡Ⅱ系苗滴鼻或滴眼或饮水;21日龄进行鸡痘刺种;35日龄用鸡法氏囊疫苗饮水;40日龄用鸡Ⅱ系苗和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混合饮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