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赤壁大战,为什么孙权要联合刘备一起抗曹,没有刘备,他能赢吗?
刘备,孙权,东吴赤壁大战,为什么孙权要联合刘备一起抗曹,没有刘备,他能赢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曹操南下荆州他针对的敌人是荆州牧刘表,因为当时刘表才是荆州的领导人,可是曹操还没有到达襄阳时,刘表就病死了,刘表的次子刘琮在蔡瑁等人的拥立下成为荆州新任领导人,然后继续在蔡瑁、蒯越等人的胁迫下,无奈地选择投降曹操。
曹操曹操原本是打表的,现在不动一刀一枪,就收下了荆州七郡,曹操满以为荆州就能平定,没想到刘备却拼死抵抗,刘备在得知曹操南下的消息后大吃一惊,立即率领手下兵分两路,一路由关羽率领水军南下,另一路由刘备自己带领数千士兵和十万百姓南下江陵,准备以江陵为根据地,继续抵抗曹操。
于是就是有了曹操率领五千虎豹骑日夜兼程追赶刘备,在长坂坡大败刘备,刘备又逃到了江夏郡刘琦那里,整个荆州除了江夏郡的刘备和刘琦之外,其它地方在名义上已经全部随刘琮投降曹操了,对曹操来说,荆州的地盘上,只有一个刘备是敌人了,所以曹操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就是准备攻打刘备,占领整个荆州。
刘备曹操占领了除江夏郡之外的所有荆州后,在江陵城休整了两个月,然后发动了对刘备的最后一击,曹军兵分两路,一路由曹操亲自率领从江陵城(今湖北荆州市)沿长江顺流而下,这是曹军的主力,也是参与赤壁之战的军队。
另一路由都督护军赵俨率领于禁、张辽、张郃、李典、朱灵、路招、冯楷七路人马从襄阳沿着汉水一路南下,汉水是长江的支流,交汇处就是江夏郡,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武汉市,这一支军队没有参与赤壁之战,因为曹操亲自率领的那一路大军失败了,随后就撤退返回襄阳了。
孙权赤壁之战曹操是打刘备的,明明可以置身事外,为何孙权要在曹操发动战争前要联合刘备,没有刘备孙权能赢吗?
没有刘备,孙权不一定会输,但没有孙权,刘备一定会输。
孙权如果不联合刘备,以刘备和刘琦在江夏郡的势力,是挡不住曹操大军的,刘备和刘琦一旦战败被杀,或者逃离,那么曹操就会夺取江夏郡,曹操一旦占领了江夏郡,那么孙权引为天险的长江就失去了一半的壁垒,刘备一旦败亡,孙权就要直面曹操的威胁,江东就要直面曹操的威胁。
赤壁之战所以孙权不联合刘备,刘备必败,没有了刘备,孙权面对曹操大军的难度就会增大,再说了曹操打刘备和刘琦合计不到2万人的江夏军,用得着兵分两路,要十几万军队吗?由此就能看出曹操虽然是打着攻打刘备的旗号,其实是杀鸡用牛刀,最终目的也有威慑孙权或者寻找顶会攻打孙权的意思,当然孙权也知道曹操是两路大军来袭,明摆着就是曹操之意不在刘备,而在江东。
虽然在赤壁之战和南郡之战中,周瑜率领的东吴军队都是绝对的主力,但刘备在其中也起到了相当的作用,赤壁之战看不出刘备具体参战的行动,但是南郡之战显然刘备派出了张飞和关羽协助周瑜攻打驻守江陵城的曹仁,关羽和张飞在其中都立下了功劳,关羽绝北道,阻击来自北方襄阳曹操的援军,张飞则直接负责攻城,而刘备则趁这个机会居然南下打野收了荆南四郡。
南郡之战孙权之所以愿意联合刘备,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刘备在江夏郡,孙权与曹操中间隔了一个刘备所在的江夏郡,这是东吴最后的屏障,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也就是荆州所在的那一段长江,长江过了江夏郡就是一马平川的长江,没有特别复杂的水流了,一旦曹操突破江夏郡,再加上原来占有荆州,就能对孙权的长江进行封锁,而孙权只有水军能够阻挡曹军,每丢失一个长江沿岸据点,孙权就离失败更近一步。
如果孙权没有刘备,能挡住曹操吗?
很可能挡不住。
如果没有刘备,意味着曹操占领了全部的荆州,孙权只能独自抵抗曹操,曹操能从三个方向对孙权形成半包围,这不就是日后晋灭吴的雏形和提前到来吗,形势很像那一场战争,孙权以举国之力抵抗曹操,但孙权实力只有一个扬州,南方的交州根本帮不忙,相距遥远。
孙权、曹操、刘备曹操有了荆州,长江天险就失去一半作用,曹军可以不断地从上流顺江而下,攻打江东,即使赤壁之战仍然上演,以东吴军队的战斗力,陆战及攻城战都是弱项,没有了刘备的协助,肯定要被曹仁暴打,曹操手下一向以步骑见长,失去长江水路,东吴军队的战斗力都不强。
如果让曹操巩固了荆州,那等于是伸到南方的一颗钉子,益州刘璋很可能就要归顺曹操了,那么张鲁也不攻自破,这样孙权就更顶不住了,迟早要失败,孙权一旦失败,曹操就能统一天下,如果孙权结盟刘备的话,很可能就没有三国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众所周知,赤壁之战是我国古代战争中,一场精彩的以弱胜强战役。对战双方分别是拥有北方铁骑、实力强横的曹操,对阵水军优势明显,但实力明显逊色的孙权和几乎什么都没有的刘备联盟。战争结果,曹操落败而归,孙刘联盟大胜,自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下面,我浅析一下,为什么孙权一定要拉上刘备,以及孙权自己是否有能力抗衡曹操。
孙权为什么一定要拉上刘备这个盟友。我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分析,政治和军事。
政治:没有人愿意拱手让出自己家族几代人的努力。孙权也如此。
建安五年,孙策遇刺去世,年仅19岁的孙权接手江东。在江东诸多势力看来,孙权就是一个从未上过战场的黄口小儿,没有能力也没有资历掌管江东,因此,庐江太守李术起兵造反,庐陵太守孙辅通曹,孙暠企图篡权,丹阳太守孙俨被杀,山越作乱,江东一片动荡。
孙权先是用了三年的时间平复动乱,安定地方世族,招揽名士,又用了五年的时间,到建安十三年,灭了黄祖,报了孙策的仇,这才算稳定了江东局势。
就在这一年,曹操铁骑南下,收了刘宗,打跑了刘备,战火烧到了孙权家门口。曹操给孙权写了一封毫无遮掩的威胁信。
《江表传》记:“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这封信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将刚刚平复的江东局势又搅了起来。江东立刻分为主战派和主和派,主战派当然就是以孙权为首,鲁肃、周瑜这些随孙策南征北战的生力军,而主和派,则大多是江东世家门阀,代表人物就是在江东极具声望的张昭。这些人的目的很明确,只要能保证自己世家的利益,谁统治江东都是一样的。他们当然主和,如果孙权战败,曹操攻进江东,势必会对他们这些门阀世家做清算。
上一篇:怎样才能发自内心的开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