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谋士是哪一位?他的成功体现在哪些方面?
谋士,姜子牙,楚国你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谋士是哪一位?他的成功体现在哪些方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小编看来刘伯温绝对称得上是最成功的谋士
刘伯温,刘基,字伯温,生于1311年,浙江温州人,是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一谋臣,刘伯温博古通今,尤其精通象纬之学,当时就有人把他比作诸葛亮。朱元璋也经常说刘伯温乃“吾之子房也”。刘伯温主要在谋略上的功绩是正确分析了形势,提出了先平定陈友谅、再打张士诚的战略,为朱元璋剿灭群雄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建国后能够正直的提出对宰相人选的看法,虽然朱元璋都没有采纳,并从此疏远了刘伯温,但最终杨宪、汪广洋、胡惟庸的结局都不好。最终相对于朱元璋后期大肆诛杀功臣,刘伯温算是善终吧。我认为刘伯温的奇谋继承了诸葛亮、张良的特点,即有对形式的政权判断也有对人性的精准分析,但对君王的影响力上不及诸葛亮和张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正如题目所罗列的,古代著名谋士多如牛毛。但笔者看来,可以根据能力将古代的谋士分五类。
第一类:“谋”己
谋己,指的是运用自己的谋略,让自己活下来、并且活得有价值是成为一个谋士最基本的条件。历史上这些谋士很多。
第二类:“谋”人
学会了为自己谋,还要学会为别人谋,若是一个谋士不能为别人出谋划策,他能称为什么 谋士?。这类谋士也很多,历史上孟尝君的三千门客,就是这类人。
第三类:“谋”兵
会谋己、谋人都只能保全少数的几个人,而作为一个谋士,他必须具有“谋”成千上万人 生命的能力。姜子牙、诸葛亮、郭嘉等就是此类谋士。
第四类:“谋”天下
比起“谋天下”来,为一人谋、为千人谋都是很浅的层次。一个人要是能做到“谋天下”,必须具备远大的眼光和超人的洞察能力,这些都不是常人所能具备的。这类谋士,在历史上不多。明朝的刘伯温、姚广孝就是此类谋士。
第五类:“谋”万世
笔者认为此类谋士才是终极谋士。相比“谋”天下来说。“谋”万世是能够将自己的思想武器留给后世,一直传承不息。纵观历史长河,此类谋士仅有孙武和鬼谷子。孙武的孙子兵法,鬼谷子的谋略,已经演化出太多的兵法谋略,影响深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请自来,我是残暴的历史
比起各代帝国的缔造者们的谋士,如姜子牙、张良、诸葛亮、赵普、刘伯温等各种光环加身的人,我更觉得最成功的谋士是三国时期的毒士——贾诩,他没有帝国兴起的气运加持,也没有遇到自己的明主,但是他却在乱世之中独善其身,保全家族,计出则改变三国格局。
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东汉末三国初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被尊为魏晋八君子之首。
看到没有,换过许多主公之后,在曹魏还得重用,名望风评更是不低。
从时间线上来看
初为董卓部将
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杀,牛辅亦已死去,王允清算董卓余党。当时李傕、郭汜等人心怀不安,都打算各自逃亡,贾诩出面阻止了他们,说:
“听闻长安城中正在商议着打算把凉州人斩尽杀绝,而诸位阁下抛弃属众独行,一个亭长就能把你们抓住。不如带领部队向西,沿途收敛士兵,再进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如果能够幸运地成功,尊奉国家(的命令)征服天下,如果不能成功,再逃走也不迟。”
此计为众人采纳。事后结果大家也都知道,李傕、郭汜代替了董卓,重新控制了汉献帝。
改变了历史格局。
再为汉臣
李傕等以贾诩之功欲封其为侯,贾诩说:
“这是保命的计谋,哪有什么功劳?”
坚决不受。李傕等又让贾诩为尚书仆射,贾诩说:
“尚书仆射是百官的师长,是天下的榜样,我贾诩一向没有什么名望,难以服人。就算我可以贪享虚荣,对国家又有什么好处?”
于是改拜贾诩为尚书,掌管选拔人才,在人事方面多有贡献,李傕等人亲近贾诩但同时也很忌惮他。
大家注意,封他为候就是为了断他后路,将他与李傕、郭汜绑在一体,贾诩识破了他们的诡计,后面成为尚书,选拔人才,更是门生遍地,这些后辈成长起来可是贾诩一大助力。
投靠张绣
李傕、郭汜在夺权内乱之时,贾诩脱身,将军段煨与贾诩同郡,屯驻华阴,贾诩去投靠段煨。贾诩向来知名,为段煨军所敬服,段煨心里怕贾诩夺其兵权,但在表面上对贾诩十分礼遇。贾诩看出后,心不自安。
南阳张绣与贾诩暗中有来往,张绣便派人去迎接贾诩。贾诩临行时,有人问贾诩:
“段煨待你这么好,你为何还要离去?”
贾诩说:“段煨生性多疑,有猜忌我的意思,待遇虽然优厚,却不可依靠,待久了一定会被他所害,而我离开他一定很高兴,又指望我连结外援,一定善待我的家人。而张绣缺乏谋士,也很愿意得到我,这样我和我的家人都能够得到保全。”贾诩到达张绣处,张绣果然大喜,对他“执子孙礼”。
而段煨知道贾诩离去,也果然善待其家人。
只能说明贾诩规避风险的能力太强,善于识人。
建安二年(197年),在贾诩的说服下,张绣屯兵宛城与荆州牧刘表联合。从此,二人便成为曹操的心腹之患。又改变了历史格局。
建安四年(199年),袁绍遣人招降张绣,并与贾诩结好。张绣准备同意,贾诩却当着张绣的面回绝了袁绍的来使,准确地指出袁绍不能容人,而投降曹操有三点优势: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名正言顺;曹操兵力较弱,更愿意拉拢盟友;曹操志向远大,一定能够不计前嫌。
张绣听从贾诩的建议,率众归顺曹操。曹操闻讯后大喜,亲自接见贾诩,执其手说:
“使我的信誉扬于天下的人,是你啊!”
曹操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由于当时冀州为袁绍所占,贾诩便留参司空军事,同时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并让其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
上一篇:大学饭堂里,两名男生用什么样的神操作可以支走相互喂饭的情侣?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