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文化创作自由的时代,真正的写作者应该担起什么样的责任来?
文化,自由,作者在文化创作自由的时代,真正的写作者应该担起什么样的责任来?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
不知为何,看到这个题目,我第一个想到的人是鲁迅先生,他之所以选择弃医从文,是因为他深感医学只能解救病人肉体的苦痛,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悟。
于是,鲁迅先生发表了一系列经典著作,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这应该就是那个时代真正的写作者所表现出来的伟大而勇敢的担当吧。
我们生活在一个文化创作自由的时代,尤其是自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可以说,写作,已经成了很多人通过努力可以做得事情了。
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契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一直都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
那么,真正的写作者应当担起什么样的责任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先来聊聊什么是真正的写作者?或者说怎样成为一名真正的写作者?
首先,因为原生家庭、成长环境差不同,每个人的视野和认知都有可能被框在一个圈子里了,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写作者,我们应该能够客观地看到这些束缚我们思维的框子,并且能够平静地接受它,然后努力地打破它。
写作者的初心应该是修通自己,疗愈自己,当自己能够以平和的心态看待一切的时候,才有能力感觉到他人的感受,于是,自觉地担当起为他人写作的责任。
当精神不够充实的时候,我们总希望能从外界寻求更多的支持,比如,满格的电量、更多的关爱、更多的钱财……而一个真正的写作者向外界索取的东西会越来越少,因为,他的灵魂够丰富。
真正的智慧是开启他人的智慧。真正的写作者最应担起的责任应该是帮助他人,让更多的人成长起来,并从中获得快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文化的核心是哲学,哲学是整体性认识,人类的整体性认识被思维基础所遮蔽限制,只能对整体有不同角度盲人摸象的认识,这使哲学成为每个脑袋都各说自己语言的多头怪物而不能解决整体性问题,人类一直不能真知从哪里来,向哪里去,我是谁,在整体性上不能认明自己。真,善,美,自由,价值,爱,幸福等整体性概念都只能有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的解释而不能有整体明确的定义。这让人类的文化、文明不能有圆明的目标和圆通的道路,使人类不能在健全中发展,只能病态地朝向毁灭行走。
自由的文化创作,要促使人们产生对思维基础问题们关注,看明并正视问题,发挥主体主动性解决问题。
什么是自由?人的本性求圆,以在身体和精神心灵整体需要上得圆满性之圆而得满足,由着人自己真实本性的要求实现圆才自由。自由性的文化创作者,要担当起以圆化的自由精神唤醒人们改变局限性思维基础之责。
人立而后凡事举。文化的化人就是要化成大化即完整化、健全化的新人,也就是在整体圆全的思维基础上立起全新的新人。
自立者才能立人。自已从局限基础的框架中走出,在健全的基础上作为主体站立,才会让文化创作自由的时代属于自己,其文化的声音才能具有唤人觉醒的能力。
我对本题就这样理解,就以自己真实的理解做出回答。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思想是自由的,但创作的作品必须是约束内的自由。
创作没有绝对自由,只有相对自由。
一个创作者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是受到某些约束的,特别那些发表出来,公之于众的作品,更应该谨言慎之。
因为你不知道自己的作品会被谁看到,会影响到谁?会对别人造成多大的影响?你可以不负责,但是你又必须负责。
不负责是因为在传播过程中,很多因素不可控;负责是因为你要对自己的作品负责,要对得起一个作家起码的良知。
如果是一个对人生充满了绝望想不开的人,恰巧看了一篇压抑窒息的文章,你觉得后果会怎样?反过来,如果这个人刚好看到的是“即使身处阴沟,也依然要仰望星空”,你觉得结果会怎样?
我无意评判谁对谁错,也不是说只能写阳光不能写黑暗,正面的东西必不可少,阴暗的角落和犀利的批判也一定要有,不然的话,如果一个社会只剩下一种声音,那就太可怕了。
但是,手中的笔就是你的武器,你可以选择用它杀人,也可以选择用它救人。如何选择,是你的自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时代的落后最可怕的是在于文明的落后,中华从原始进入文明社会已有5千年,人类因为有文明而更加繁荣昌盛。但是文明也包括精神文明及物质发明。
现阶段社会科学工业迅速发展。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过高,对于内心的空灵不重视,是一个过于表现物质不在意心灵素养的一个表现。但是物质是死的,每个人的内心是灵动的。如果追名逐利丢了本,人便丧失了自己。就算再享乐也是个假乐不是真正的快乐。就像吃喝玩乐再好的东西兴奋一瞬间,过后不知余味,人还在烦恼,还在追逐下一个能令人开心的东西,因为内心空缺,老是需要外在的东西去填补,永远患得患失。这不是真正的快乐。
物欲享乐蒙心就不敢面对自己内心。就这次疫情是最好的一个应证,没有那么多物欲追逐了,大家也不忙了,该面对自己的心了,可他还是向外求,向内求他就拒绝,就难受,这种时间对他来说是度日如年,丧失了找回自心的功能。像农村里的还可以到处跑动,接触自然,不老求物欲享乐的,自然无拘无束,吃着自己种的菜,呼吸着山野空气,过得比城市人舒适。人是自然的产物离开不了天地草木的灵秀之气濡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