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历史上在南方建都的政权很少有能跨过淮河、黄河最终统一中原的,这是为什么呢?
政权,中原,经济历史上在南方建都的政权很少有能跨过淮河、黄河最终统一中原的,这是为什么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第五,南北其他方面的差异
南北方各方面差异都很大,尤其是文化差异。历史上的几次北方人因躲避灾祸的南迁,都把北方的政治、思想、文化的影响带到南方,同时也把战争的畏惧带到了南方。南方统治阶层求稳保身为主,没有倾全力也要北上一统天下的精神。南方人民随之这种思想也深入心中。尤其是南方经济发达地区,不愿意出兵打仗,招募士兵比较困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导读:这是一个历史的客观事实:自从秦朝末年赵佗关闭五岭割据南越建立第一个割据政权开始到封建王朝退出历史舞台,也只有明朝一个朝代是从在南方建都统一中原的。究其原因是多种因素叠加造成的结果,大体上可以从经济、文化认同、交通等多个层面相互影响相互叠加造成的结果。下面我们做下一详细阐述。
虽然我国先民在境内出现多个文化遗址,但是发展壮大还是发源于黄河流域的炎黄部落。以此为基础走出黄河、跨越长江,才形成“尊先王、法五帝、尊周为正”的正统大一统王朝的格局。从封建大一统秦汉开始无不是定都关中,然后出函谷平定北国接着跨江南下平定天下。除了明朝以外源于江南的都是割据政权,其中经济、交通、自然环境、战争因素以及文化认同都存在着很强的关联性。
我国古代经历了经济中心从黄河流域向南方的转移,强大的经济基础是大一统王朝的核心
古代北方是天然的经济中心,从周朝开始从关中到黄河流域就是开发的重点。在唐朝之前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中心,所以北方在王朝中的赋税占比一直比较高。从西周分封开始,诸侯国基本都集中在北方。战国七雄中六个在北方,只有八百年楚国的主要版图在长江以南。经过数百年的开发战国时代的北方各国无不是经济雄厚、带甲数十万,所以才能支撑数百年的相互攻杀。到秦汉时期由于以铁质农具和其他耕地播种工具的推广使用,北方经济迎来进一步发展。
所以曹操得以凭借北方强悍的经济实力形成对蜀、吴两国的碾压,孙刘两家不得不联手对敌。而南方重点发展从南方割据政权开始,从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延续了几百年对南方经济开发。由于战乱北方人口大量涌入南方,带来了大量先进的耕种技术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南方不得不承担起财税重地的责任,加上两宋对南方的重点开发才形成“苏湖熟、天下足”的经济格局。大明王朝也确实在经济中心南移的情况下,完成江南建都统一中原建国重任的。
中原王朝北方与草原政权频繁的战争导致北方军队一直保持着强悍的战斗力
从周朝开始北方的少数民族就威胁着中原王朝的安全,北狄、匈奴、鲜卑、柔然、突厥等此起彼伏的强悍游牧政权不断与中原王朝发生战争。秦朝、两汉、隋唐等不断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政权的入侵频繁发生战争,北方军队得到巨大的锻炼。所谓精锐军队都是经过战争洗礼才形成的,所以两宋之前北方军队的野战能力远胜南方是个不争的事实。
但是在南宋、元明时期战火多发生在江南,无论是元灭宋还是反元战斗的主要战场都转移到了南方。这就造就了南方军队的对于频繁战争的适应能力,水战、攻城战、骑兵野战的综合能力的把控是明太祖朱元璋得以实现大明王朝以南方统一中原的壮举。
交通、自然环境、生活习性、文化认同以及战马都是导致彪悍的北方充当统一的重任
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北方地势平坦,以平原为主。秦岭、太行山、燕山、大别山、长江构成了一个相对封闭内部环境,所以北方特别适合骑兵作战。秦汉都是以关中为基地,出函谷关征战关东。然后以北方为基地南下统一中原,建立大一统王朝的。更何况这块区域开发最早、经济最发达,绝对是立国之基。
我们看下图所示:由于山脉形成的天然自然环境南方分成了好几个封闭小块:东吴孙权的扬州以长江、湘赣交界的罗霄山脉以及粤赣交界的九连山脉构成一个相对封闭的板块;荆州的刘表利用罗霄山脉、三峡和南岭构筑成了荆州板块;益州刘璋以及汉中的张鲁凭借易守难攻的四川盆地构筑益州板块;盘踞两广的士燮学习南越国赵佗割据岭南,也形成一个封闭板块。所以南方更容易产生割据势力,南方都统一不了怎么统一中原?
况且即便是勉强维持了江南统一,但是也会受到各分裂因素的严重困扰。以东晋和男朝为例:荆、杨士族军阀之间的矛盾、荆州恒氏篡位、少数民族不服从管理等等都凸显了这一点。南方纳入中原版图和开发较晚,所以少数民族分布广泛的南方在文化认同、生活习性方面都需要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况且南方多河流,擅长水战且缺少战马的南方将士一时间不容易适应北方步、骑野战为主的战法。当文化认同、生活习性和战法融合都磨合完成的朱元璋时代,大明完成了以南方统一中原的壮举。
小结:
综上所述,南北方由于经济、地理环境、文化认同、军队战力等多个方面都有不小的差距。但是随着南方的开发和各种因素的融合,南方的潜力造就了富庶具有活力的鱼米之乡。所以虽然在南方建都的政权多为割据政权,但是到了大明王朝时期朱元璋完成了以南统北的建国历程。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中原争霸是主流,南方政权一般为南逃的偏安政权
中国封建史发源于河南(殷)、安徽(亳州)一带的“中原”地带,兴盛于关中之地(长安),此后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又随朝代更迭回到河南(汴梁、洛阳)、北京。
所以北方历来是大一统王朝的定都所在,同时也是想问鼎中原的各方势力斗争的焦点,而在这众多势力当中,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是力量最为强大,也是胜率最高的。正所谓“成王败寇”,被游牧民族击败的大一统王朝只能选择南逃,像东晋、南宋、南明皆为此类。既然他们是原来失败的一方,自然实力上本身就不如北方的新政权,北伐收复中原就更是天方夜谭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