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一些学过医的人在写作上容易有所建树?
的人,学过,学医为什么一些学过医的人在写作上容易有所建树?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诚邀回答这个问题。
我个人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现学医的优势,用到写作上会有所建树:
1.学过医的人对人体结构比较熟悉,更能了解每个器官,五脏六腑之间的协调机制,怎样做有利于身心健康。这与我们写作前在脑子里先搭建框架有相同之处。然后怎样填充文字让它看起来读起来优美,有趣。
2.严谨。医疗本是关系人们生命的事情,相信每一位学医的人都会态度认真,下苦功夫以解众生疾苦。写作又何尝不是呢,每一个用词,每一句,段,每一个人的微小的动作,心里变化等等,以及把这些琐碎串成一个文章或者小说,哪一处不是作者深思熟虑的结果体现?
3.给人以帮助。学医从医能解决去除人们的身体上的病痛。有些人的病是因为心里不健康导致的,更需要唤醒他用心的正确,学过医写作起来就更能够近水楼台先得月了。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是想给大家一些启迪,用于触动大家哪是正确的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学过医就更方便了。
4.自由。人都有向往自由的天性,从医相比写作,后者自由度更高些,这一点大家都认同吧。
5.功底深厚。坐功,读书,思考,总结等各方面学医的人能力都不会差,如果爱好,有兴趣,动起笔来也估计也会顺风顺水。
以上是我对一些学过医的人容易在写作上有所建树的几点思考,不足之处,请指正。我们共同进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倒不一定
就我所知鲁迅先生、毕淑敏是一个曾经学过医,又转文学创作而功成名就的人。
恕我孤陋孤闻,我还真不知道中国历史长河中那些灿若星晨的作家中还有谁是曾经学过医的人。
文学和医学是两个不同的学科,根夲没有任何瓜葛,学医就能提高写作水平或文学修养根夲是奇淡怪论或荒谬绝伦。
文学是用艺术语言为手段以构成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并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言艺术。
作家就是用语言文字创作文学作品的人,文学作品一般又分为诗歌、散文、小说丶戏剧等几大类。作家通过自已的文学作品表达自已的情感丶理想、追求。也通过自已的作品影响他人或社会,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构成全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
一个好的作家除了有深厚文学功底,还要有对社会丶人性的细致观察,深刻的理解与把据。还要有社会生活基础丰富的想象力。
当一个医生并不难,我国有众多的大学开设医学课程,每年招收许多大学生甚至硕士丶博士。这些学生在学校学上几年再经过临床实习都可以成为优秀的医生。医术说到底是一门技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没有任何一所大学有作家这个专业。也就是说作家不是培养出来的,大多数人从小学丶中学、大学,甚至念硕士丶博士毕业以后,可以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却不能成为作家。因为作家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天生的。这里面想象力是关键,这是学不来的。比如陈忠实就一农民,写出了《白鹿原》这部长篇小说,这部作品可以说是近三十年来最伟大的作品。他就一农民,没学过什么医。反观近三十年几十万甚至有几百万学过医的人,有的还是学士丶硕士丶博士。谁能写出这样一部历史跨度长,情节复杂、人物众多、思想深刻的文学作品来呢。所以,提问者所说学过医有助于提高写作水平是亳无道理的无稽之谈。不但荒唐而且可笑之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所有医书的内容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富含维物辨证法。再者学医之人大多数都有正法正念思想和思维能力。所以,学过医的人在写作上容易有所建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凡事没有容易,谁也不是生下来就会写作,只有忍耐,认真,勤奋。
从前学医,现在边工作边写作,从医经历给我很多帮助。
学医给我很强的生老病死的教育,逼着你看:一个多牛的人,生了病就那个模样。不是几天看一次,而是一天看好多这样的例子。有生必有死,死是一个必然。在这种死亡教育特别清晰的时候,人就学会排顺序,排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相对来讲就会更客观一点。比如,我过十年就死了,你干吗要我挣四十年的钱?关于生死问题,只有你看得清晰一些,才会出现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种句子,也才有味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鲁迅,余华,毕淑敏,作家中学过医术的,就能记得这些了。
这并不是一个大概率的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王者荣耀已有孙悟空和猪八戒,你希望天美出新英雄唐僧和沙僧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