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我想问一下,在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你会选择打孩子么?
孩子,父母,自己的我想问一下,在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你会选择打孩子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最后,父母揪住孩子的一个错误不放。
如果父母总拿孩子的某个错误来说事,一次两次还好,次数多了,也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如果父母仍旧逢人就翻孩子的旧账,那么孩子就会从自责心理转为逃避心理了。
如果孩子犯了错,而父母又没有采取恰当的方式对其进行教育的话,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不良的影响。他们会因为父母的责骂和训斥而变得自暴自弃,失去自信,有的甚至变得脾气暴躁,不听劝说,严重的会产生犯罪的心理。所以,当孩子做了错事,父母定要采用正确的方式对待。
1、父母应控制好自己的脾气
很多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犯错误时,都是绷着脸并提高音量训斥孩子。孩子看着生气的父母,会担心自己被罚而无法思考自己所犯下的错。这样就起不到教育孩子的效果。所以,当父母面对孩子的错误时,即使真的很生气,也要控制自己的脾气,应尽量心平气和地与孩子沟通,这样孩子才会冷静下来去反省自己。
2、父母应呵护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的心灵都很单纯,对于外界的打击也没有太多的心理防备,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他们容易产生心理阴影。犯了错的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宽容。所以父母不要当众批评、责骂他们,要给他们留点面子,可以先给他们使一个眼色作为警告,然后再在没有人的时候或者回到家以后再指出他们的错误并对其进行说服教育。
3、主动找孩子谈心
对于犯了错的孩子,父母要及时与其沟通,不要批评一顿之 后就不管不问了。这样的话,父母就不了解孩子心里面的想法,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很好地接受和理解自己的教导。孩子一般会因为害怕被批评而不敢与父母交流自己的想法,即使心有不满也只能压抑着。这样压抑久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家长要多与孩子谈心,这样不管孩子有没有受到打击,都能得到一定的心理安慰。
再有,可以给孩子时间思考
孩子慢慢长大之后,对于事物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和判断,有时他们犯了错之后,不用家长指出,他们就能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对。这个时候,父母不要就孩子的这个错误,在孩子面前唠叨个不停,要适可而止,让他们自己冷静下来思考。父母可以等一两天之后再 与孩子交流意见。这时家长们就会发现,孩子其实并不像自己看到的那样不懂事,他们对自己的错误也都有过反思,也能从错误中汲取教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般是不建议打孩子的,但是有些情况下家长会情绪失控动手,这都是正常的,有时候我们需要耐心和他讲道理,也可以用反问的方式让他体会对方的感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即使孩子做错了什么事情,动手打孩子也不是首选方案。大多数情况,家长打孩子只是情绪上的宣泄而已,并不能起到我们期待的作用,甚至多数时候会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
那么如何处理孩子做错事呢,首先要搞清楚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一个正常的父母肯定是想教育出一个品行端正又积极健康的孩子,总结一下,就是三观端正且身心健康。
孩子做错事多数属于三观方面出现小问题,只需家长指出孩子错在哪里、正确的做法是怎样的即可。如果为了纠正这些小问题而动粗打孩子,则极易伤害孩子自尊心,此处家长要注意孩子再小也有自尊的,不注意这些的话,身心健康则容易被偏废,即顾此失彼。最坏的情况是,打孩子有时会失此又失彼,要知道人的主观意识也叫主观能动性是会反作用于其观念和行为的,有时-例如青春期或之前的几次叛逆期时,如果处理不当,粗暴解决问题的话,很容易造成三观问题没有得到纠正,还惹起了逆反心理或者导致孩子一蹶不振丧失自尊自信,心理问题再反过来对初始的问题进一步恶化或固化,最后结果是两大美好初衷全线破灭。
如果孩子做错事是因为身心健康方面出了问题,例如孩子本身不够自信自尊自爱,或者身体健康状况不好(这类情况比较隐蔽,但仍会引起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导致孩子做错事,则家长更不应该诉诸武力解决问题,如此处置只会火上浇油,恶性循环,孩子的问题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和严重,最后背离我们的良好初衷,家长还不自知,其实是我们亲手毁了原本可以更美好的孩子。
综合来看,对于一类问题,即使反复犯错,只要不是关乎大善大恶的大原则问题上犯了错误,都不至于要去诉诸于动手打孩子的程度。
那么如何来处理呢?既要纠正错误,让孩子意识到且铭记于心得到改进,又要保护孩子的自尊自信帮助幼小的孩子建立健康乐观积极正面的心理和必要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出现问题也会影响身体健康,身心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我们家长应该如何处置呢?
首先,家长必须非常明确肯定地表明自己对孩子错误的态度,并告知孩子如何才是正确的思想和做法。家长态度严肃,但也无需为了彰显自己权威而无端恫吓、训斥、揶揄、贬损、嘲笑,不要用连续的反问语句来让孩子难看。这些态度都是要不得的,会伤害孩子身心健康。
其次,为达到批评教育的效果,可以视问题的程度和性质严重程度,适当采取轻度惩罚,例如罚站、罚坐、禁止娱乐、面壁、独自回房间反省等形式,直到孩子反省后让孩子亲口告知你他对错误的认识以及今后如何改正等,才算结束此次批评教育的全过程。
再次,孩子犯错后也完成了好的教育后,家长要抱抱孩子,安慰孩子,给孩子爱和温暖,让孩子觉得无论如何都有父母的爱护,以后也会对你敞开心扉,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而不是去为了讨好你而去用谎言掩盖错误,最后一错再错,父母也难以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最后强调一下,打孩子的另一个负面效果,试想如果你是孩子,做错事挨打了,你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用博弈论分析,两种情况:一种是,下次不经意间你又犯了同样的错误,为了不挨打,你肯定不愿承认,不承认也就难以改正,且会养成不敢面对自己错误的习惯。试问人生谁能无错?工作中谁能无错?长此以往,你的工作或人生会怎么样发展可想而知;另一种是,为了不再挨打,你只能处处小心翼翼,这不敢,那不敢,慢慢变得谨小慎微,人生变成了踩雷游戏,不敢勇于尝试,不敢试错,结果不用我说了吧,这样的人生是你想给你孩子的吗?
上一篇:有时候汽车为什么会发生跑偏现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