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短笛无腔信口吹”表现了牧童的什么?
牧童,短笛,诗人“短笛无腔信口吹”表现了牧童的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总之,我理解这就是一幅典型的村晚牧归图。描绘的确实是一幅悠然超凡、世外桃源般的画面。无论是色彩的搭配,还是背景与主角的布局,都非常协调,而画中之景、画外之声,又给人一种恬静悠远的美好感觉。“短笛无腔信口吹”就是通过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形象,反映出农村安宁和谐的生活气氛。
因此,“短笛无腔信口吹”表现了当时和平环境中的农村景象。宋代相对于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来说,总体上是比较国泰民安的,据说农村的幸福指数是比较高,生产发展、生活有序、社会安定,家家户户门不闭户。
同时,我们也可以为其赋予时代新意。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按照新发展理念,着力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广大农村处处一片和谐稳定欣欣向荣的景象,村民们个个“快手”“抖音”随便嗨,不也是雷震笔下的“短笛无腔信口吹”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形象具体的展现,小牧童在自己美丽的家园自由随性的快乐成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宋代诗人雷震《村晚》的一句诗:牧童归来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从最后这一句诗可以看出此时此刻牧童那欢快愉悦的心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我是微星初现,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短笛无腔信口吹”这句诗取自宋代诗人雷震的《村晚》一诗。只有放在整首诗的语境里才能更好地了解每句诗的含义。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整首诗。
全诗如下: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诗人描绘了一副傍晚的村落图,充满着强烈的画面感,透出一股悠然自得的惬意。
走在村里的路上,眼前的池塘已经被水草覆盖,没有一丝空隙。池塘里的水也与水岸持平,几欲溢出。远处的太阳缓缓落下,恰在青山之间,看起来仿佛被衔住了。青山携着落日的倒影就像浸在水中一般,粼粼的波光不时跃动着。村里的牧童也要归家了,他横骑在牛背上慢慢朝家里走去,似乎也不着急快点回去。他还拿着一只短笛,没有什么特定的腔调,就这么随口吹出声响,聊以解闷,悠悠而归。
了解了整首诗的含义,我们很快就能领会到这首诗所体现出的意境,就是一种安谧的乡村晚景。
前两句是静景,写了村庄的水,远处的山,仿若一副山水画。牧童的闯入为这幅山水画增添了动态感和更加浓重的生活气息。他就那样横骑在牛背上,那样的心无杂物,闲来无事,他开始摆弄手中的短笛,可能也不愿过于正式地对待,就这么随口吹吹吧,这又为这幅村居晚图增添了声音感。这幅有山有水有人,有静有动有声的图画顿时跃然纸上,也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了这个乡村的安宁,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安逸。
所以,回到“短笛无腔信口吹”这句,我们就很好理解了,它表现出了这个小牧童的悠然自得的心情,同时也为整个乡村晚间图增添了音感。
我是微星初现,喜欢读书。想要学会欣赏一本书,学会更好地生活。我刚起步,愿和你一起努力。欢迎关注,共同进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全诗为:
村 晚
宋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全诗描写的是乡村暮色。最后一句“短笛无腔信口吹”更是写出了牧童劳作归来时横坐在牛背上,悠闲自在地吹着短笛,不用考虑音律,随心而吹,由此可以展现出一幅乡村悠闲、自在的晚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诗人带着一种欣赏的目光去看牧童、写村晚,他十分满足于这样一种自然风光优美、人们生活自由自在的环境,故写牧童,让其\"横牛背\",吹笛,则是“无腔信口”,是诗人厌倦了尘世的喧嚣,看破了\"红尘滚滚\"呢,还是他天性好静、好无拘无束呢?总之,这首诗描绘的确实是一幅悠然超凡、世外桃源般的画面,无论是色彩的搭配,还是背景与主角的布局,都非常协调,而画中之景、画外之声,又给人一种恬静悠远的美好感觉。
诗摄取的画面不大,写景则集中在池塘上,写人则集中在牧童上,又都紧紧围绕着“村晚”二字落笔,把人引入了江南优美的田园之中,使人对悠然恬静的乡村生活充满着向往。在此之前,张舜民《村居》诗有“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句,与这首诗比,画面中少了个天真烂漫的牧童,代之以牛背的乌鸦,以显出村晚的萧瑟。同样的农村景色,因诗人的心情不同,摄取的画面便不同,一是充满情趣,一是惆怅落寞,因此诗家有“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说法。
上一篇:有资金你会选择创业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