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44名痊愈者26人复阳,新冠肺炎目前的出院标准是否要求过低?可以做什么样的修改?
核酸,病毒,患者44名痊愈者26人复阳,新冠肺炎目前的出院标准是否要求过低?可以做什么样的修改?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新冠肺炎我们经验还不足,判断还在更新,相信科学相信强大的祖国,我们会胜利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44名痊愈者26人复阳,复阳率近60%!复阳率如此之高,先来看看钟南山院士和张文宏医生是怎么说的吧!
对于复阳现象,钟南山院士指出,根据病毒微生物的规律来看,治愈的患者只要身体里出现抗体,并且增加到一定的量,就不会被再次感染。所以说即使是“复阳”的出院患者,只要体内的抗体达标,发生再次感染的可能性也很小。
上海专家张文宏的看法又是什么呢?张文宏表示,个别出院患者核酸复查阳性并不奇怪,出院患者会不会再传播病毒才是问题的关键。病毒吞咽后可能存在于腹腔、大便和肠道,要各项指标全部阴性才行。所以,上海市在两次核酸阴性之后,还会给病人同时做肛拭子(粪便肠道检测)。并且两周后要再采样、随访。
如此多的病例复阳,是否是新冠肺炎的出院标准太低了?我们来看一下新冠肺炎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
体温恢复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影像学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连续两次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一天)满足以上条件可解除隔离出院
大家都知道,有些患者治疗期间会出现核酸检测反复转阴,有的疑似病例,多次核酸检测才显阳性,这种情况可能是出现了假阴性和假阳性。因为,核酸检测结果的准确度,跟试剂盒的质量,样本的类型,样本的运输和储存方法,核酸提取等都有关系,建议增加第三次核酸检测以提高准确度!
其次,为了防止病人出院时消化系统或者大便内还留存着病毒造成他人感染,建议增加粪便核酸检测,结果阴性才可出院!切断粪口传播途径!
现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康复出院的病人在一天一天增加,全国人民盼望疫情结束的心情也越来越急切,但我们这时候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心急清空病人,执行更加严格的标准,严防严控才能更好的战胜病毒,取得胜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种情况是为了应对疫情苍促制作的检测盒而预先估计到的。因为出了这种突发事件是促不及防,研究人员也不会肯定检测盒100%的不出问题,出院之后还是要继续进行14天以上居家隔离的。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必须这样。另外一方面虽然出现极少数复阳,必竞是显现了健康的生命体征才得以出院,它的传染性和活力肯定会降低。患者体内肯定出现了大量抗体。综上所述人们不需要恐慌,做好自己的防护,一刻也不能放松警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胖大姐认为有些是试盒的问题,检验了是阴性,不是上纲上线的问题,继续收治,新冠消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急不得。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从上而下不能追求所谓的复愈率和治愈率,而要稳扎稳打的一步一步的消灭新冠病毒,保障人民健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则消息来源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张旃在微信公众号上的发文,他们对44名两次阴性结果的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多次病毒核酸检测,其中有26人第三次核酸结果为阳性,张医生认为需要提高出院标准。这则消息提到“两次核酸阴性结果”、”出院标准”是啥意思呢?
1.病毒核酸测阳性是新冠肺炎确诊条件之一,两次阴性结果是出院标准之一。
病毒核酸检测全称叫“实时荧光RT-PCR检测”,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方法,通常采用鼻咽拭子或痰液作为检测标本,假阴性率较高。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院士曾介绍,核酸对于真实病例的检测率30~50%。核酸检测存在较高的假阴性率,只作为确诊病例证据之一,确诊证据还有一个病毒基因测序,这个一般用于科研,很少用于临床。3月3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第七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增加血清抗体确诊新冠病毒新方法,
与核酸检测相比,特异性和敏感性都比较强, 具体标准: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ⅠgM抗体和ⅠgG抗体阳性;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lgG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恢复期4倍及以上升高。有专家建议核酸+抗体交叉测试,将会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连续两次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是出院标本之一。具体标准:连续两次痰、鼻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该酸检测阴性,要求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
2.核酸检测两次阴性再转阳,我们出院标准可以做哪些修改?
上一篇:你觉得神话故事中的谁最厉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