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叔叔住院需要钱,爷爷存定期没有给他,但帮他借的钱,这有错吗?
爷爷,叔叔,的钱叔叔住院需要钱,爷爷存定期没有给他,但帮他借的钱,这有错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叔叔住院需要钱,爷爷存定期没有给他,但帮他借的钱,这有错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答!
我反复审题,看不出爷爷的做法有什么错。相反,还觉得是聪明的最佳选择。
叔叔住院,他自身拿不出这笔钱,估计知道爷爷有存款,内心想用爷爷的钱来解自己的燃眉之急。但爷爷因为定期时间未到,采取外借的方式帮他解决了这个问题。
按理,叔叔住院需要的是钱,有钱才能继续治病。至于爷爷从哪儿弄钱他不应纠结,只要爷爷不偷不抢,款能及时到位,不耽搁治疗就行了。
可叔叔为何对爷爷的做法产生不满呢?
我猜理由只有一个:存有私心杂念。
他用你爷爷的钱治病,将来有钱就慢慢地还,没钱就准备赖。这样既无眼前的压力,也无长期的心理负担。至于爷爷因违约取款、利息受到的损失与他无关,他不心疼。
而爷爷帮他借的钱,性质就不一样,这是爷爷代他借的,借款人是他,他就得要考虑如何在规定的时限内,连本带息按时归还。
说得难听一点,他这是在算计自己的父亲。算计没得逞,所以他有意见。
为什么说爷爷的这种做法是聪明的最佳选择呢?
1.不违约取款就能保住即将到手的存款利息。老人进款的渠道已不多,手里有点钱只有通过定期存储让其增值,自然是不到万不得以就不能毁约。
2.防老的无奈。爷爷知道,自己年纪在一天天地增大,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一旦自己哪天因病住院需要用钱,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自己手里有钱心里才不慌。此时若盲目地将存款取出给儿用了,自己眼前直接损失的是利息,将来生病时可能就是丢命。这也算是爷爷给自己望的后路。
3.对叔叔的阴暗心理心中有数。俗话说,知子莫如父。叔叔心里的小九九爷爷清楚明白。以叔叔自己的名义代他借钱治病,既防止叔叔将来耍赖不还,又保住了定存利息,还不耽误给叔叔治病,更重要的是给自己养老留了一手。所以说这是聪明的最佳选择。
一孔之见,仅供参考。
欢迎关注情感领域“生态老儿”。(图片来源于网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有错。定不定期都没有错。
养你小还能养你老啊!自食其力天经地义。赡养老人才是你的责任义务。
反之应该感恩。这年头和谁借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错
爷爷是聰明人。叔叔住院需要钱,爷爷存定期没有给他,爷爷为什么没给他呢?
1,爷爷存款是定期的。提前取款就变成活期储蓄,那利息会有很大损失,不合算。
2,爷爷取款给叔叔住院,担心这笔钱打水漂,付之东流。叔叔出院以后有钱不给,爷爷是没招干瞪眼。
3,爷爷的定期存款,是多年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养老钱,救命钱。只有自己急需用时,万不得己是不会忍痛割爱提前支取的。儿有女有不如自己有。爷爷真病了需要住院,让儿拿钱,让女拿钱,谁也拿不出,那不丢命吗,不动这笔存款,也是爷爷给自己生命留的后路,资金保障。
爷爷自己的钱给自己留着,有错吗?沒错。
叔叔住院需要钱,爷爷沒动定期存款,对叔叔不管了吗?没有。他帮叔叔借钱住院。就是爷爷帮助联系找人借钱,但借钱人是叔叔,写借款收据由叔叔签名,当然还款人也是叔叔。叔叔有病需要住院,借到的钱正是叔叔住院用,因而借款人是叔叔名正言顺,合情合理。
爷爷不取定期存款给叔叔,而是帮叔叔借钱住院,爷爷是不是聰明人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叔叔住院需要钱,爷爷存定期没给他,但帮他借的钱,这有错的吗?
你叔叔住院需要用钱,你爷爷没提取自己定期银行卡中的钱,而是帮你叔叔借钱,这不存在对错的问题。
为什么呢?我们可以从下面两点分析说明:
一、首先,我们先从父母对子女的义务和责任说起。
1.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也就是说:
(1)你叔叔如果还没有成年的话:
①你爷爷依然有义务为你叔叔拿钱看病;
②你叔叔也有要求你爷爷给他看病的权力。
(2)你叔叔如果还存在不能独立生活:
①还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
②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存在上述原因,你爷爷依然有义务为你叔叔拿钱看病的义务。
但是,从以上“父母对子女的义务和责任”分析来看,你爷爷依旧没有过错!
为什么呢?
你爷爷己经想方设法,并为你叔叔借钱看病了,只是没动用自已定期存款中的钱而己,但并不代表你叔叔下面医病需要用钱时,你爷爷不会动用定期存款。这显然可说明,你爷爷对动用这笔定期存款存在长远的打算。
二、下面,我们再从你爷爷不动用定期存款说开来。
1.你爷爷在银行定期存款不到期,是可以提取的。
2.你爷爷或许是多年的定期存款,如果现在就提取全部、或部分,那提取的定期存款就会按照提取活期存款年利率计算。对你爷爷而言,这损失或许比较大,难以接收。借钱只是权宜之策,先缓一下,看看再说。
上一篇:说实话,西永街38号的防疫措施哪一点做得最好,最“硬核”?原因是?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