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有些人给孩子起名越来越偏向二次元古风?
名字,古风,也是如何看待有些人给孩子起名越来越偏向二次元古风?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看待有些人给孩子起名越来越偏向二次元古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名字是有时代气息的,刚建国时的名子,太都是什么建国呀,和平呀,什么军呀兵呀的。
文化大革命时的名子,就流行什忠心呀,红心呀,小卫呀爱民呀什么的,现在人给小孩子起名子,一些花钱请人在网上起的。
无非就是根据你的姓氏,生辰八字,和自己的意愿,讲究个吉祥平安,祝福安慰什么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
起名字经常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比如新中国刚成立时,叫建国,国庆的人就很多,抗美援朝时,叫援朝,卫国的人也不少,为纪念中苏友谊,女孩起名带莎,娜字的也有相当一部分……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尤其是进入新时代,起的名字更要上口,易于书写,饱含深意就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色,而人的名字恰是这种时代特色在民间的表现,不看历史书,单看各个时期的人名就可以了解当时的风俗人情了。
看到这个问答时,我刚好在老家,很自然的端详起我们家中堂上的祖宗牌位,从高祖到我伯父,跨越一百多年,他们的名字好比是我国的近代史,高祖讳“凤儒”,娶四房夫人,父亲说是读书人,至于中没中过进士,已不得考证,名字中就有一种读书人的风雅,世祖讳“心畏”,起名人的处世态度以及对孩子的期取要求在这个名字中已然体现。曾祖讳“自得”,应该是取自佛教语“得大自在,可真无为”。彼时当是清末年间,世风日下,民不聊生,读书人看不到希望遁于佛教,自慰之情可见一斑。祖父讳“道云”,在那军阀割据的时代,各自为政,一个乡绅偏安一隅,固守着文人情操,向往心中的乐土也是有的。伯父生于1924年讳“士”轩,光看名字就像从古书中走下来的翩翩公子。祖父心性从起名中就已了然。从高祖到伯父,他们的名字即有时代特征也很好的诠释了我们的家世家风。
从49年出生的堂兄到我出生跨度三十年,我们这一辈人的名字则代表一个新时代到来。我大堂哥春生,新中国刚成立,名字含义不言自明,至于梅花,国庆,,红卫,跃进,爱华,爱平等等,从名字中就能猜出哪一年出生的,时代感极强。
再看小一辈的,八十九十年代的叠字多,什么琳琳,弯弯。零零后的紫萱,子腾,还有我侄子的一零后女儿叫千羽飞霏,就是所谓的二次元古风吧。不管什么样的名字,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分不开,它是一个时代的浓缩,是一种文化的宣扬,用不着大惊小怪,顺应历史,顺应潮流,以开放的思想接纳新事物,不管啥名字叫贯了,自然好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名字就是一个符号,无需赋予什么意义,只要不违法,起什么名字是人家的自由,名字起得生僻一点,可能有助于以后减少重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时代不同。每个人都是生活在属于自己的时代,身上带着这个时代的明显标志。
给孩子取什么样的名字,也是个人自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喜欢就好。
取名字也是和时代紧紧相连的。
那个年代有很多人叫国庆,胜利,红卫……一听就基本知道这是在解放初期取的名字。
后来时代慢慢慢慢的进步,就开始取重名了。或者是单字一个姓加一个字。大家一窝蜂的都是一个字,我觉得也没关系,好听就好。
接下来就是现在这种二次元的名字了,带点古风,我觉得挺好听的,还有点古风古韵,只要不是说太过于大众化都可以接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答。
現在的年轻人给孩子取名越来越偏向于二次元古风,并且已成普遍現象,也可以说已形成了一股潮流。其原因:一是追求新颖时尚;二是减低重名的慨率;三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現代文化的结合运用,如涵、韵、宣、诺等,既文雅新颕,又不失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
上一篇:现在创业做纯玉米加工的面条前景怎么样?现在吃粗粮的人多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