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做错了事,老是不改,要不要打,为什么?
孩子,自己的,父母孩子做错了事,老是不改,要不要打,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然而我对比表示严重的不认同,而且我认为郭某某作为郭大大之子,可能有更好的条件成为一个自信、乐观、人格健全的年轻人。这么说是因为这几项健康的特质,他一个都没有。比如很多时候,父亲在的时候,郭子只敢躲在父亲后面,唯唯诺诺。就算入座,也要父亲在先。
还有一次郭某某出演话剧,谢幕时父亲突然到场,把郭某某感动的一塌糊涂。父爱好像来的有点晚,让郭某某一下崩溃,而不是高兴。试问普通家庭的孩子如果实现了梦想或者通过努力干了一件优秀的事,正常的情绪是不是应该兴奋和自豪?
郭某某拍电视剧,现场意外发生的爆炸让其受伤。其做的第一个决定,竟然是去豪车店当场提了一辆将近四百万的迈凯伦。如果郭某某的价值观真的是像媒体说的节俭朴素,我想就算应激反应也不会突然让一辆豪车变成心里补偿的代替品。
我不是恶意黑这对父子,郭大大有很多语录几乎是我座右铭般的存在。关于为人处世,关于道德礼义。近几年来我也几乎每天都在贵社的相声下入睡。但是郭家的教育方式我真的不认同,甚至严重反对。郭大大常说“肌肉是有记忆的,关键的时候要打才能记住。”还有类似“小时候自己家人对子女不严格,长大了世界会对你严格”的表达。对此我想说这只针对某些行业,对本应成长在爱和陪伴的家庭中并不适用,而且“自己不骂别人也会骂”所以就提前“骂”的逻辑也并不科学。这世界上不只是有事业的成功才叫成功,人格的健全和独立的思想才是财富。不然清北那些跳楼自杀的高材生到底是教育的成功还是失败?不严重的也是郁郁寡欢、垂头丧气,丝毫看不出对生命的热忱。
对此肯定有人说这是好教养的表现,但是你有没有把这种教育方式的成果换位成自己的处境思考一下呢。换言之,郭某某之所以感觉不差,是因为家庭条件和自己的努力,如果这种教育放在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身上你还觉得合适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希望我的分享对您能有所帮助,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总是做错事,需要分析做错事情的类型,做到一打二不打。如果仅仅是习惯问题,学习生活问题,那不应该打,要想办法帮助孩子改掉恶习;如果是品德问题,甚至涉及法律问题,那就得打,打到他怕了,记住了,再也不敢了为止。
学习方法问题不该打
现在社会发展节奏快,相比我们小时候,孩子的学习压力要大许多。那么在学习过程中,因为一些学习习惯或方法的问题,总会表现出令家长不满的地方。孩子的思维模式和大人是有区别的,家长越生气,孩子就越害怕,越会想办法逃避责罚而不是解决问题。这时家长真需要冷静下来,帮助孩子分析问题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制定解决问题计划,帮助孩子修正错误。
举例说明:
明明知识点都会,可是每次考试,总是小河沟里翻船
身边很多朋友都跟我聊过这样的事情,对于现在中小学生来说,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粗心大意。无论是在平时作业,还是应对各种大小考试时。明明是特别简单的题目,总会写错或者漏写。你要是拿着作业或者试题问他呢,他都会,也都能讲的很清楚。可是每次考试,却总会因为这样的问题扣分。
遇到这种问题你会怎么办呢?反反复复很多次了,如果打一顿真的能有用,那真的太好了。可是事实证明,根本没有用,无论你多生气,怎么吓唬他,该粗心还是粗心,该漏题还是漏题。为此,我也帮朋友们出了很多主意。比如:帮助孩子梳理每一个知识点;对错题进行更多的练习;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长和质量;带孩子去参加更多的户外活动;更多更多的提醒孩子等等。
解决粗心的问题,本来就是需要长期对学习方式进行调整,切记不可急于求成,发泄情绪,棍棒教育只能事得其反,让孩子不知所措,错上加错。
一个简单的知识点,总也记不住,天天讲,天天忘
记得上高中那会,我们数学老师常常敲着黑板跟我们讲:“这个题我有没有讲过?书本上的例题,改个数字放到卷子上你们就不会做啦?举一反三你们做不到,举一知一行不行?”
有一个朋友给刚刚3岁的孩子教数数,“1、2、3、5、8、9、10”,教了好几天,孩子就是不说4、6、7。我帮他想了一个办法,让他回家别每次都是逼着孩子一遍遍的数。让他跟孩子一起数,更多的给孩子做示范,更多的数给孩子听。没两天,孩子这个问题也改过来了。
解决知识点理解和记忆的问题,更多的需要帮助孩子寻找正确的学习方法。每个孩子都是很特别的,虽然同样的方法不一样适合所有的人,但家长需要做更多的尝试工作,找到最适应孩子的学习方法。而不是遇到问题就说教,说教不行就暴打。
小结论:没有知识是能打会的。
学习过程中,孩子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我们只能针对不同的问题,针对孩子的学习能力,找到最合适的方法,帮助孩子闯过一关又一关。当然,如果你真的是武林高手,一怒之下使出洪荒之力,间接打通孩子的任督二脉,从此……这仅仅是小说情节,自己想想就好。
生活习惯问题不该打
孩子毕竟还是孩子,考虑问题时不可能像大人那么全面。特别是低龄阶段,就更加难以
记住大人要求的那么多条条框框了。牵着蜗牛去散步,说的就是在这个阶段,大人更应该让自己慢下来,更加耐心地一次次提醒孩子。
我就是不想睡,就让我再玩一会嘛
很多家长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吧。时间已经很晚了,大人忙了一天的工作,也已经很疲惫。孩子还是精神饱满,或者跑出跑进,或者在跳上跳下,又或者玩游戏看电视。怎么催孩子都不睡。一方面你担心休息太晚了,明天早起是很麻烦的事情。另一方面,睡眠时间不足,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注意力下降。
这时怎么办呢?打孩子一顿,强行摁到床上。孩子哭累了,倒也能渐渐的入睡。但是这个睡眠质量并不高。如果次数频繁,孩子会经常做恶梦,缺乏安全感,性格也会渐渐的孤僻,不自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