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90后的我们有买保险的想法吗?
医保,买保险,误区90后的我们有买保险的想法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90后的我们有买保险的想法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第一批90后,马上30岁了。
人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变老的?有人说,“当你想买保险的那一刻,你就真正步入中年了。”
我们为自己买保险,为父母买保险,为新生的宝宝买保险。
在焦虑的年纪,保险能给我们带来安全感。
但是买保险千万不能盲目,里面的坑实在太多了。作为一个懂点保险的90后,小零给大家说说该如何买保险:
5个常见误区
4种必备的保险产品
单身狗和已婚族的方案推荐
5个常见误区
误区一:到期返还保费,不花钱得保障
返还型保险,有病赔钱,没病返还买保险的钱,很好地利用了消费者“如果没出险,保费岂不白交了”的心理。
但其实这种保险比纯保障型保险需要多交很多钱,相当于保险公司把你多交的钱拿去理财,再连本带利当作保费返还给你。看似划算,其实算收益一般不超过3%,不如自己拿去理财。
误区二:先给孩子老人买,我身体好不用买
正确的顺序是应该先给家庭的经济支柱买,谁赚钱多先给谁买。关于家庭成员买保险的正确顺序,请参考我的文章:
自己>伴侣>孩子>父母,为什么Papi酱的人生排序是对的?
误区三:大公司理赔快,小公司易跑路
保险是一份合同,有法律保护和银保监会监管,是否理赔取决于合同条款,和公司大小无关。事实上,保险公司无论大小,理赔都很快,基本不超过3天。
误区四:有医保,不需要买保险
医保是国民的基本保障,其特点是“低水平,广覆盖”。医保有医保目录和报销额度的限制,在大病治疗和病后康复上需要商业保险补充,详细请参考我的文章:
简单谈谈医保、公司团险、百万医疗与重疾险的关系
误区五:重视收益,忽视保障
保险是保险,理财是理财,切忌将保险和理财混为一谈。所谓的理财型保险产品,往往是多花冤枉钱,而保障没到位、理财收益也是鸡肋。
4种必备的保险产品
说完保险的常见误区,我们来谈谈保险产品。
小零一向推崇纯保障型的保险产品,对于90后,这4种保险产品是必备的:
意外险:弥补因意外伤害带来的身故、残疾或是医药费损失。推荐一年期的综合意外险,50万保额一年保费不到200元。
定期寿险:弥补因经济支柱英年早逝的家庭现金流损失,建议保额覆盖负债总额加上5-10年的家庭年支出。预算有限可以考虑减额定寿。
重疾险:弥补因大病无法工作的收入损失和康复费用,建议配置保额为3-5倍年收入。预算有限推荐单次赔付重疾险,预算充足推荐多次赔付重疾险。
医疗险:补偿社保之外的医疗费用,尤其是大病费用。平安e生保、支付宝的好医保、微信微医保、众安尊享e生这几款百万医疗险都可以考虑。
一图总结如下:
单身狗和已婚族的方案推荐
单身狗:侧重于保自己,在遭受风险时能自立且不给父母的养老生活带来负担。以29岁、无房贷车贷、年收入30万的单身男性举例,推荐方案如下:
方案内产品仅作说明参考,不构成单一产品推荐
以父母的年纪,建议配置意外险+医疗险,大约每人不到2,000元/年。详细可参考文章:
怕爸妈生病?这些保险可以买!
综合下来,自己+父母的年保费约1万元,不过年收入的3.3%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本人也是90后,我觉得如果手头上有结余的钱,可以拿出一部分来买保险。
随着2020年到来,第一批90后也已经迈入30岁了。之前90后被很多人称为“垮掉的一代”,但现在90后也成为了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但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大家加班情况非常严重。长期加班身体得不到足够的休息,可能身体的健康方面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并且现在90后普遍没有父辈的身体那么好,我之前也跟朋友讨论过这个问题,可能是因为大家大部分上班都是坐着,缺少运动,所以普遍身体素质比较差。所以现在年轻人都有点害怕去体检,我自己就有这个想法。还有现在90后很多是独生子女,现在可能是家里的顶梁柱,如果身体垮了那么对一个家庭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用结余的钱买份保险还是有必要的,相当于多了一份保障,真有什么意外也可以减少自己个人自己家庭的损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有温度的俊毅君,一名保险咨询顾问!据我了解,目前很多90后对保险都很认可,也会主动咨询购买保险,因为俊毅君有很多客户都是90后,他们对保险的认知相对比较理性,也特别关注产品本身是否能满足自己需求,可以这是很正确的认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