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么理解“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物质,客观怎么理解“物质决定意识”?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有两点,具体如下:
一是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不是自生的和先验的,认识世界的形式是主观的,认识世界的内容是客观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无论是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还是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它们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这种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性就是物质性。整个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二是分析辨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的起源和本质上,其次表现在意识的能动作用上,意识能动作用的产生、能动作用的大小、其发挥程度,一刻也离不开物质的运动及其规律的制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基本原理
1.物质决定意识,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源,物质起决定作用。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
2.物质决定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这种特殊物质的机能,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包括物质世界)。
3.物质决定意识反作用的成败,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离不开物质条件,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二、方法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论。
①客观地看问题;
②全面地看问题;
③发展地看问题;
④科学地看问题。
三、现实意义
实际生活中,有很多现实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个原理。
比如国家社会层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就是经济决定政治,经济发展的状况是决定社会文明、文化、社会变更等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发达地区的政治更加开明、人民更加文明,落后地区就会各方面滞后一些;
比如家庭生活方面,物质基础不同的家庭之间也是有区别的,会导致家庭成员对于精神意识层面的需求也不一样,刚解决温饱的人群肯定没有更高的精神需求;
因此,物质决定意识对于如何理解国家、社会、家庭生活等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个人成长和分析解决问题,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先吃饱饭再想怎么吃好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物质决定意识,这句话较为笼统,表达也过于绝对,正确的表达应当要更辩证,也要更复杂。更准确的表述应当是,物质决定意识基础,实践才决定了意识的形态。
意识基于物质而存在,物质为意识提供了载体和发展空间和潜力。然而物质无法决定意识的发展。随物质而诞生的意识是空白的,混沌的,不成形的,是后天的生活的实践,经历塑造了一个意识的发展过程和存在形态。
实质上,人的一生意识都处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因为意识的发展形式是学习,包括认识和思考,而这是个人的一生自始至终都从未间断的过程。意识诞生之初,没有形成成型的思维和逻辑,所以意识的主要发展形式主要是第一种,也就是是去认识,去了解。这是一个接受的过程,一个意识塑形的重要过程,也是逻辑思维基础奠定的过程。当形成了一定的认识集合的时候,就产生了一定的思维和逻辑,具有了初步的思考能力,毕竟,思考都是基于自己已有的认识基础上的。这样子就可以通过思考,也就是第二种认识方式来获得新的认识(此处的认识是名词,和前面不一样)。人的意识自此进入了发展迅速的时期。因为已有的思维和世界观会对后来接收的认识进行筛选和过滤并选择性的接受,甚至进行适当的改造,加上认识覆盖面变大,会接触很多以前已有的认识,所以通过去了解世界来获得自身认识的方法的效率会越来越低;而基于已有认识进行整合梳理,推演创新来获得认识的第二种认识方法则会随之变得越来越高效。这两种获得认识的方法在意识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所占的比重变化趋势正好相反:第一种认识方式所占比重越来越少,而第二种认识方式所占比重则日益增加。
其实可以说第二种认识方式层面更高,但是还是以第一种认识方式为基础的,这也是有一个简单的负反馈机制在里面。第一种认识方式通过生活中对各种事物的认识和了解实现,去接受物质或者一个意识的表达,来获得新的认识,或者进行反馈,其中包括较为基础的五感接收的信息,和较为高级的文字,逻辑信息传达,这种信息表达方式能表达的不只有物质的特征和性质,发展规律,更有另一个人的意识的思维,逻辑的表达,是人类社会的主要交流形式。说到反馈,反馈和对反馈的处理是意识交流的另一个主要形式,也是意识独有的能力,是对意识交流中表达方式和表达介质对表达内容的损耗性,局限性,不准确性的有效补偿机制,也正是如此,才使得现有的人工智能,在现有科技基础(没有突破性发现和进展的情况下)上,永远难以替代或取代人类意识。至于第二种认识方式,通过对已有认识的梳理和整合,以期获得更清晰的认识体系和新的认识。需要有一定的思维和逻辑基础,并且因此获得的认识有待通过实践来检验,能够通过实践检验的才是正确的科学的认识。殊途同归,所有的认识都来自于实践,也都要回到实践中去。实践性因此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传统哲学的主要区别。
上一篇:酵母做馒头什么时候加比较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