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杜绝手机游戏对学生的伤害?
孩子,游戏,手机怎样杜绝手机游戏对学生的伤害?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可见,仅靠科技手段防止未成年人过度玩手机不可能完全奏效,况且,也不可能制止所有不想看到的事情发生,就是单指望法律来约束都不可能奏效,因为涉及如何执法。良好习惯的养成,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婚姻法》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义务教育法》也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配合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进行教育。对此,放任孩子玩手机的家长当自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老乖,面对这样的问题,从以下几点来分析问题(个人观点)↓↓↓
游戏会对学生造成危害吗?
很多家长,老师认为,学生玩游戏就是在影响学业,网络陷阱,网瘾少年,学业荒废,成绩一落千丈…
于是各种管教便开始了,手机没收了,限制使用时间,不跟其他玩游戏的孩子玩,发现一次‘仗责’八百,各种循循善诱远离游戏,一个破游戏有那么恐怖吗?
所以,作为一个从小玩游戏长大的人,必须要用实际经验告诉各位关心孩子成长的老师和家长,游戏绝对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骇人
游戏能带来哪些好处?
(故事可能有点长)这要从2003年开始说,那个时候,在农村的我,能接触到游戏的机会很少,直到村里出现了一个叫做电子游戏厅的地方。
像这种禁区,基本上不是我那个年纪(9岁)的孩子能去的,虽然已经三年级了,但限于经济实力。
只有那么一次,5年级的飞哥带我进去了(翻过自家围墙,绕过了所有眼线)开始了我对游戏的初识,三国群英传,然后,所有的选人和游戏界面,除了图标,就是一个接一个的字符,飞哥说这是英文,有的他也不怎么认识(那个时候对于英语的普及是相当的惨淡),所以即使要玩这个游戏,也需要别人指导。这就让我很不舒服了,好不容易才从老爹那儿骗了一块钱(一元钱2个币),却给别人做了嫁衣,其实当时只是觉得好玩,开心就对了。
事情的转折点在回去之后,我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
于是我从飞哥的哥–浪哥(初一),那里借到了一本英语书(那时候农村的英语都是从初一开始),我一个3年级的娃,除了日常繁重的学习(语文和数学),还自己添加了一门英语,不懂的直接跑到2公里外的浪哥家问,(导致那个时候的浪哥英语成绩直线下降也是怪不好意思),不仅如此,我还让老爹托人到县里,专门买了一本儿童版的《三国演义》,沉迷于三国时期的世界久久无法自拔。对于当时诸葛亮的神通广大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个事情,导致后面我上了初中,英语水平远超同龄人,并给我自身带来了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然而,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的噩梦开始了,我遇到了这个世界上最狠的班主任–老谭。
那个时候我已经从小霸王转战到电脑,\"魔域\",其实一开始并不是那么痴迷这款游戏,初中离老家较远,所以从那时候已经开始了住校,每俩周回去一次。
有一次周末在网吧,被老谭逮了个正着,同行的有4、5人的样子,都是成绩较好的几位,老谭立刻就出现了那种恨铁不成钢的样子,直接手打全踢的把我们几人像赶鸭子似的,一路从网吧打到了校门口,1公里的路,硬是没有一个人还手,也不敢跑(父母吩咐:不听话就打!!)
PS:所以家长千万别给老师留下这样的话,因为你真的不能想象这个老师在打的时候是多么狠。
然后,我们几个被老谭丢在教室门口,从下午,跪到了晚上,中间时不时严加拷问,随手捡的老树根都打断了几根,直到宿管查房才放过我们,回去写检讨的时候,越想越气不过,凭什么我玩游戏你就要管我,你算哪根葱?老子就要玩…
晚上估摸着宿管回去了,我们几个将床单拧成一股绳,从宿舍三楼(2楼有护栏)往下爬,又溜出去了,本来是说吃个饭,然后想着翻墙太麻烦,又危险(不是怕高,而是怕被逮住),于是又钻进网吧,开始了第一个通宵。
俗话说,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在摸清了老谭每天的路线以及时间规律后,就越来越大胆了,从一周一次通宵,到2次,3次,依然没有被发现,直到我的期末成绩单出现…我发誓那是我最难受的一个寒假,被老师嫌弃,被父母嫌弃,成绩差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后来母亲大人给我说,不是反对你打游戏,只是你自己要有个度,你现在这个时期什么重要,什么次要,可能是有以前为了打游戏而学习的例子,他们从心里上还是比较支持的。凡事养成自觉,堵不如疏。
将手机游戏转换成益智开发
游戏不光是打打杀杀的,还有娱乐休闲的,角色扮演的,电子竞技的,不仅能够开发智力,还能从各种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抗压抗挫能力,反应能力,手眼协调能力等等
如果非得要杜绝手机游戏,我相信在很大程度上讲是对孩子的一种遗憾,它不仅能够激发想象力,空间感,创作能力,还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和挑战。
说到这里我想到一款游戏,我的世界pc端,迷你世界–手游端,这些不都挺好吗,那如果你非得坚持不让学生接触电子产品,稍微有点经济实力,像什么乐高啊,少儿编程啊,做中学玩中学,不也挺好不是吗?
总结:
游戏并非毒瘤
适当引导不要过度沉迷
将游戏爱好转为学习动力
7酱镇楼,我是老乖,个人观点,欢迎评论留言( •̀∀•́ )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腾讯出了一个防沉迷的系统,也就是说在未满18岁的孩子,每天只能玩两个小时的游戏,这也是杜绝孩子过度玩游戏的一个好的办法,同时呢,还是需要家长的监管,因为现在很多游戏都是要充值的,一定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现在怎么教育将来他就成什么样的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