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人说“俗到极致就是雅”,大家怎么看?
极致,都是,雅俗有人说“俗到极致就是雅”,大家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看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亦有不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个人的学识,出身以及文化背景不同,故所认知的东西也有差别。但对美的追求是一致的,只不过有高低之分,所谓‘阳春白雪’和者必寡。俗话说‘雅俗共赏’,我们的文学艺术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不论任何作品,只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要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就是好作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本人不是非常赞同这个论点,理由有以下二点
一、二者本源上并没有好坏之分。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认清这两个字的本意。俗,左边一个人字旁,右边一个谷字,代表所有人都要吃粮食。俗字本身代表了大众,也可以衍生为流行的,通行的事物,比如通俗音乐,有受面很广的文化色彩。雅呢,有标准,正规之意,当然更多是指在文化艺术领域,形容精致的艺术作品。著名的马斯洛理论讲述了人类的五种层次的需求,而衣食住行永远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相对应的大众文化当然就是人们的精神口粮。大通俗易懂的娱乐文化,是大众每天生活的添味剂,否则生活会很枯燥乏味。所以类似于相声、偶像剧,卡拉OK等形式之所以一直非常有市场基础原因。但雅并不是俗的对立面,它是文化追求的一种更精致的表现形式。如国粹京剧,琴棋书画等,都是比较雅的文化代表。但人们总是把二者对立起来,认为雅就不能容俗,俗就是低下等等。二者其实都是满足人们不同层面的需求,都是不可或缺而共存的文化形式。
二、中国圣贤智慧讲“中庸之道”.任何一个事物走过了,都会适得其反。
现在我们回归问题本身,俗到极致其实就成了庸俗,低俗。如果为了满足感官刺激,不惜牺牲正念的三观,脱离优秀文化的真善美,这总俗如何能成为雅呢?
但是返过来,如果雅到极致是不是就好呢?老子讲“大道至简”,其实过于雅致,曲高和寡,或者繁琐缛节,也就失去了事物本来的意义。比如茶道,是一种味觉与文化及修身养性相结合的雅致的生活体验。但如果把泡茶变成一种五花八门,几十道工序的表演,你觉得那跟喝茶入道还有多大关系呢?所以俗与雅本无好坏差别,只是理解的角度,还有就是度的把握上的欠缺,才会让人非要取此去彼,分个高下不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夏天的菜市场里,我们不免会遇到某君:上身光个膀子,下身半截短裤,脚上蹬着拖鞋,浑身肥颤颤的,晒的红黑,油光里带着油腻,左手在胸前搓着油泥,右手捏着油条往嘴里塞。满菜市场里转悠,扯个脖子给对面过来的女人讲荤段子,喷出油条与唾液的混合物…可谓“俗到了极致”,请问,跟“雅”沾边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俗和雅不是一亇概念,更不能说俗到极致就是雅。就俗的字义讲裕就是普通平常外在表现,没有在精神上的超脱。而雅反而是超出了俗的外在和内在精神方面的东西,谓之雅。
俗和雅有根本质的区别,雅多数表现在形态和精神上的突出点。以上观点供大家指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郭德纲相声里曾经听过这句“俗到极致就是雅”,这句话大多是形容文化艺术的。
就像相声一样,最早只是街头表演的的一种形式,一种原生态的艺术形式。却也能冠压群芳,把许多高雅文化都比了下去,(比如昆曲,现代人听不懂,更不会去追捧)。这难道不是高雅的艺术。
再比如木雕,一群普通的手工艺人,凭技术讨生活的人,却能用手里的刀和木头,表现出一个个经典的艺术场景,难道就不是高雅的艺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俗大雅,艺术的极致也许就是糟粕,以所谓先锋艺术为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