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人说“俗到极致就是雅”,大家怎么看?
极致,都是,雅俗有人说“俗到极致就是雅”,大家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有人说“俗到极致就是雅”,大家怎么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句活耳熟能祥,查来查去不知出处,不得其解时,常碰人生天花板,碰醒了,方知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有一种心灵的微笑与感知,噢,原来如此,怪不得有千百寻的回眸一笑。
俗即平常平凡,从古至今人世间,从官员到百百姓,哪个不俗,讲故事的人,就是历史老人,每每告诉世人,以俗人出发,就俗人。俗太意味深长,论炎賁源流长,天长地久,论道有老子,论今有百年屈辱探索振兴而闪耀成为众目关注,而这就是俗人,是现实的和理想中的俗人。
俗人平常、平凡,就默默的撑起一片天,有人问时,笑笑,真的很平常。但能载舟覆舟,实际中华让世人惊醒的,恰恰是俗人,因俗人即生活、经历、感悟、抗爭,更重要的是,Tα为过去而骄傲、为现实点赞、为未来与子孙祝福。
杂九杂八的说,一句话,人生的极致就是俗人,一个立于天地而不朽的俗人,对天地宇宙而言,众生平等,这是中华民族神话传说与现实言行作为的通俗作为与表现,太俗了,数千年,俗而不俗,变却不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俗里悟回味无穷深远!真传一句话精粹本质!大道至简的俗不费时!不是粗言烂语表面俗!(题;俗到拍烂手掌深刻意无尽贴意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傻到最后都是精!大俗则大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句话我不这么认为。俗就是俗,雅就是雅,雅俗可共存,但是雅俗不对立。譬如故去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遥感地理学家李小文先生,通过不懈的努力带领他的团队在遥感领域跻身世界一流,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重点项目,1994年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2000年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他被学生和同行称为布衣院士,他本色随性不拘小节,留胡子、爱喝酒、不穿袜、蹬布鞋,甚至被网民称作为“扫地僧”式的人物。试问那些自命“雅”者获得李大师的成绩了吗?再如钟子期,一介樵夫深山伐木,却也识得“流水高山”能令伯牙赏识,知音去而绝琴。子期俗的外表是竹杖芒鞋、瓢饮箪食,可能听懂伯牙曲中意的又寥寥几人?
满腹学问的大学者也许嚼着煎饼卷大葱讲了一个浑段子,蹬三轮的车夫也许他偏会欣赏喜爱芭蕾舞。
什么是俗?什么是雅?俗你别俗不可耐,雅也别雅成自命不凡。
这个世界本就是雅俗共存,雅俗共赏。个人观点,欢迎异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凡事都有两面性,要辩证的去看问题,俗话说得好,要雅俗共赏,高雅固然喜欢,但俗气往往更接地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和道教推崇的大智若愚、大巧不工、大道至简是一个原理。
比如器皿,一味追寻精致、繁琐的工艺,反而失去了它最初的灵感。粗陶、原木、粗布、棉麻,这些东西最早从原始而来,后来反而被人们搬上雅致的殿堂。
比如礼仪,贵族礼仪繁琐、要求苛刻,从行走坐卧到穿衣着装甚至乐器伴奏都有要求。而山野古居,一行一坐可能就是雅。
所谓俗到极致就是雅,是一种笼统、简单的对高雅的解读。而真实的雅致,需要功底、需要审美的眼界、需要不留痕迹的推演和恰到好处的搭配。
这里面有背景的衬托、有系列器皿的搭配、还有应情应景的行为。更难做到的是意境高远、欲说还休的一种美感。
简单的叫做风格、复杂的叫做文化、特别深远的才可以叫做意境、雅致。
这里面还要有岁月的沉淀、历经沧桑的感悟、信手拈来的随意、历经万千纷杂之后的宁静。
当然,对于被经济束缚的现代人来说、追逐灯红酒绿的名利场来说、对于被五斗米压弯脊梁的劳动者来说,这些所谓的雅致,不如一叠钞票般来得实惠。
也许入世之后的出世,才可以做到心安理得享受雅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