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这次疫情是不是合同法中规定的不可抗力?为什么?
不可抗力,疫情,合同这次疫情是不是合同法中规定的不可抗力?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次疫情是不是合同法中规定的不可抗力?为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次疫情是法定的不可抗力所指情形,如果在此期间你有合约无法履行,是可以免责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这次疫情确实是不可抗力,那么什么是不可抗力呢?本人收集了一些资料,供大家参考。
抗巨,以上资料来源于网落,仅供参考,如有侵权,来信珊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该问题,全国人大法工委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复:本次新冠病毒疫情对当事人来说属于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不可抗力。
如何适用
1.处理总则:
依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因为不可抗力导致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各方当事人的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处理细则:
但是,如果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合同之后,不可抗力才出现的,不能因此免除该当事人的责任。
注:合同的不完全履行本质上就是迟延履行,所以这个法条没有将不完全履行纳入其中。
另外,当事人一方因为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对于发生的不可抗力,该当事人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注:这是《合同法》在不可抗力出现之后对双方当事人的基本要求。此外,不同的合同在不可抗力出现后还对双方当事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有如下规定:
在不可抗力发生之后,合同当事人均应当采取措施尽量避免和减少损失的扩大,任何一方当事人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导致损失扩大的,应当对扩大的损失承担责任。
《合同法》第94条规定,因为不可抗力导致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此时合同双方当事人均对合同享有解除权,而且双方当事人对于合同解除产生的损害均不用负赔偿责任。但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除外。
注:一定要是不可抗力达到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情形,才会有以上措施的出现。例如甲乙约定甲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向乙购买游戏装备,乙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收钱。那么这次的新冠疫情就不足以成为阻碍该借款合同履行的不可抗力,以上规则均不能适用。
结语
其实对于这种与双方当事人均无法预见并无法避免的情形,无论是法律还是现实,都鼓励双方通过协商的方式确定合同接下来的补救措施,一旦协商不成,再适用法律规则予以解决,以此最大限度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希望对你有帮助,欢迎评论加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视情况而定。
《合同法》中对“不可抗力”定义为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根据《合同法》第94条,依据不可抗力解除合同的前提是致使合同目的的无法实现,第117条也规定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全部免责。
参考法院对因“非典”而产生的合同纠纷时,也主要依据公平原则,平衡双方损失和合同是否能够继续履行情况,做出裁判。
尽管国家尚未对“新冠肺炎事件”进行定性,但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停止聚集性就餐活动的通告》已将本此疫情定性为不可抗力,中国旅行社协会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全力做好新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暂停旅游企业经营活动的紧急通知》认定此次疫情属于不可抗力,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也表示可以为企业出具不可抗力证明。
与“非典”相比,本次疫情国家采取了更为严格的交通及公共场所管控、以及延长休假等措施,对合同履行的影响也更为显著。因此,适用不可抗力的空间也应更大。
适用性较大的交易活动:旅游、餐饮、交通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商业活动;合同订立时间:订立于疫情爆发之前;导致履行困难的因素:因疫情及政府部门的政策和管理规定,导致相关活动无法进行和开展的;救济方式:影响大,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影响较小,可以要求免除部分或全部违约责任。同时,如果当事人要依据不可抗力进行救济,需要根据《合同法》规定,履行及时通知相对方、根据证据证明不可抗力对合同履行产生影响、避免损失过大的义务,否则可能将承担不利的司法审判结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属于合同法上的不可抗力。
从理论上来说,这次疫情的出现,是突然发生的突发事件,在事前没有任何人能够预计。
本次疫情至今没有任何特效药,每个人只能做到带口罩等有限的防范措施,基本上是不可避免,也不能克服。
因此疫情完全符合法律上关于不可抗力的三个定义:不可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
上一篇:情人节为什么要送玫瑰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