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国优秀诗篇中都离不开“酒”,说法正确吗?你怎么看?
诗篇,诗人,优秀中国优秀诗篇中都离不开“酒”,说法正确吗?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或者,酒是诗人写诗的引子,抛砖引玉,比如李白的诗,很多与酒有关,但李白要写的对象,表达的思想和情绪,并不是酒本身,诗人创造诗词,普遍受诗经的影响,“兴”是诗经的主要修辞手法,诗中的酒,作用在起“兴”,而这个“兴”,可以是酒,也可以是山、水、风、云、美人、花鸟等等,一切可以激发出诗人灵感、激发出读者共鸣的,都可以用来起兴。以物、景、人物等起兴的,不比以酒起兴的少!
酒,在古典诗词里面占了相当的比重,是因为酒在诗人的生活中占了一定的比重,诗人诗兴大发的时候,也许恰恰看到了酒、想到了酒。借景生情,借酒抒情。假如刚好看到、想到的是花草、风月、美人,那起兴的就是花草、风月、美人。
历史上爱酒的诗人不少,李白、杜甫、陶渊明等是典型的代表,陶渊明爱酒,达到了家中无余粮,朋友送一点救济,宁愿不吃饭,全家饿肚子,也要换酒喝的地步。杜甫落魄潦倒,在成都寄居于世交剑南节度使(好像是这个职务,我也懒得去查了)严武门下,喝醉酒大骂严武草包,虎父生犬子,惹得严武要杀他。最后,杜甫的结局(新唐书:大醉,一夕卒。)也让人泪目。李白嗜酒大家都熟悉,就不用多说了,斗酒诗百篇,“云想衣裳花想容”,虽然诗中无酒,但也是在酩酊大醉中写下的千古名句。
但是否就意味着酒是他们创作的源泉?非也。我们仔细研究,会发现越到后期,酒在他们诗歌中的比重越大,同时他们也越是失意落魄,至于潦倒。这是否意味着,酒在他们生活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越来越需要酒来填补灵魂上的空缺,或者麻痹自己?这个阶段诗人的诗,所体现出来的,也恰好是当时状态下诗人的所想、所感、所求。我们可以想象,假如诗人们的生活中,还有其他东西,可以让诗人活得丰富多彩,假如诗人能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那么,诗人一定不会借酒浇愁,一样可以写出丰富多彩的精美诗篇。甚至更美的诗篇,只是我们没有看到这个机会。得之于酒,失之亦酒。
酒是一些诗人灵感的催化剂,是一部分诗歌的题材,但酒并不是灵感的源泉。诗人的灵感,来源于诗人自己的生活、思想、抱负。优美的文字,来源于长期的积累,酒不是诗,只是打开了诗人思想的阀门。很简单的一个道理,诗人不喝酒也能写出好诗,文盲天天泡在酒里,也挤不出文字。
一定程度的酒醉状态下,诗人的思想也许受到更少的约束,可以更加信马由缰,直抒心意,增加文字的流畅感、更富有想象力,但这都是基于诗人扎实的功底。假如诗人的题材,始终离不开酒,那岂不是酒囊饭袋,视野短浅,眼光狭隘,又怎么可能有多少优秀的作品呢?
所以我们在读诵学习古人诗词时,切莫装腔作势,不求本质,东施效颦、照猫画虎。想要创作优秀的诗篇,首先提炼提升自己的灵魂、思想、眼界,解放你的思想,提升自己的文字水平,这些达到足够的程度,你喝,或者不喝酒,都能创作出优秀的诗篇。
话说了很多,解答关于酒和诗歌创作关系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几部诗集,统计一下,究竟有多少诗和酒有关。
最后,祝各位在诗海里,恣意畅游!
鼻尖一壶酒,可以醉众生。
仰天大笑出门去,天下几多梦里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酒长才情,有一定的道理。杜甫有诗“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不仅道出了李白好饮、洒脱豪放的个性,更刻画出了诸多文人墨客酒过三巡,文思泉涌、狂放不羁,佳作不断的事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不 是那么绝对正确,也有优秀诗篇是以酒为题材的,但不都是优秀诗篇都以酒为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的诗词创作普遍离不开烈酒与浓情,一直都有诗酒联姻的说法。而酒,历来都是传统文化的有效传输媒介,一壶酒一支笔,一轮明月一个醉鬼,不论你是念着红颜患着相思,还是抱负不成反生了白发,抑或是不肯摧眉折腰攀权贵,只要你人生足够苍凉,那么烈酒便可纵容你的豪情。对于那些时代的歌者而言,酒醉心明白,正好借此抒发豪情,所谓“酒肠宽似海,诗胆大于天”! 醉酒就意味着打开了灵感的大门,豪情佳句犹如滔滔江水绵绵不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笔者我是文化领域创作者颠强时代
中国很多诗词中确实有很多把“酒”写进自己得作品中得,这不能说明诗词得优美离不开“酒”而是更能表达出自己得状态。
比如李白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在这种状态呢,自己孤独一人饮酒,心中郁郁寡欢,所以在诗篇得一开头就有“花间一壶酒,月下独相灼。”得开篇之意。正是仕途上得不尽人意自己才在这里独自喝闷酒,借酒之意表达出自己抱负,更事表达了自己一种豁达得胸怀。
王羲之大书法家他创作的《兰亭序》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他创作《兰亭序》得时候也是在与一群诗友喝酒言欢时所做得,酒意弄,灵感更浓,在这种状态下创作出《兰亭序》,酒后王羲之试着在找这种感觉却怎么也创不出来这样得作品。
上一篇:疫情其间外地人怎么回舟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