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水浒传》中总出现“毡笠儿”“角酒”等,到底是什么意思?
水浒传,林冲,帽子《水浒传》中总出现“毡笠儿”“角酒”等,到底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毡笠儿,就是古代一种用毡制作而成的的,形状类似于过去人们戴的斗笠和如今的人们戴的草帽和太阳帽一样,周圈都有宽檐的帽子,有防雨、防晒、遮掩面目,以及保暖的用途。(注:毡是由羊毛或者其他动物毛制成的块片状纺织品)
角酒,就是使用古代用青铜器制作成的一种可以用来温酒和盛酒,类似于今天的酒壶一样的器皿,在一些场所进行拚酒,比试酒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毡笠就是用一种由羊毛或其他动物毛制成的四周有宽檐的帽子,如图。厚实的毡毛密不透风保暖防护一举两得。
角酒,“角”作为古代酒器应该读“决”,与爵、觚等都由牛角演变而来,一角酒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二两小酒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角”是一种量器,打酒用的,类似现在的酒提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水浒传》中的“毡笠儿”说的是一种由羊毛或其他动物毛制成的块片状纺织品,笠是遮阳挡雨的帽子。毡笠就是毡作的做的帽子。
用兽毛或者丝织品制成的帽子,状如斗笠。“角酒”不是一种酒,这两个字要分开讲。“角”是一种量器,打酒用的,类似现在的酒提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说起来还要贴图,因此在这里写成文章。古代小说中,常出现“打一角酒”“来一角酒”“先要了一角酒”的说法,那么,“一角酒”究竟是多少呢?
我们需要注意到,中国古代用于盛酒的器具,多半都有“角”这个偏旁。譬如觥筹加错的“觥”,觚不觚的“觚”,举觞庆贺的“觞”,一斛米的“斛”。这大概与上古时期,人们常用兽角作为容器有关。非独中国如此,世界也是如此,《人类学导论》: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就会制作各类象牙、兽骨、兽角容器和工艺品了。
既然知道了这个,也就不难理解“觥”“觞”“斛”“觚”的区别,实质上就是右侧器量的不同了。譬如“觥”是古代盛酒容器,而“觚”则是饮酒容器,这两者是不一样的。觥者,光也,充也,都是大的意思。
觚就是酒杯,而“觥”具体放大一点它长这样,有明显可以倒酒的口子(流部):
放到现在它俩其实是这样的:
觥有时也指十分大的酒器,用觥喝酒则有对瓶吹的嫌疑。觥的容量是七升,也就是现在的1.4升。现在的一扎啤酒,大概就是1.25L~2L。从古至今,就没怎么变过。
那么,一角酒是多少呢?
西汉《韩诗内传》:
凡觞,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
最常见的爵,容量是汉制度的一升,为现如今的200ml,类似现在的小杯。我们说吐血三升,真不是三升,而是吐了一瓶啤酒差不多的血。
\u003cimg class=\"capture deal\" src=\"//s3.pstatp.com/wenda/wenda_web/static/style/image/loading_a788ad0.gif\" _src=\"data:image/svg+xml;utf8,\u003csvg xmlns=\" http:=\"\" www.w3.org=\"\" 2000=\"\" svg'=\"\" width=\"300\" height=\"337\"\u003e\"/\u003e
觚的容量是两升,也就是400ml,类似现在的大杯。
而一角是四升,为800ml。古酒度数十来度,一个大汉喝一角酒(约合现在的白酒四两)是正常的,鲁智深、李忠、史进去吃席,上来就点四角酒(两瓶白的),也算是十分尽兴。而武松和李逵不一样,李逵吃好吃的,上来就讨两角酒,鲁智深过嘴瘾,也是这个量。武松喝酒,则瞬间喝完两角,再要两角,干喝,没吃肉,“(武松)片时间吃尽了两角酒,又叫再打两角酒来。店主人又打了两角,大碗筛来,武行者只顾吃”。
一个人干四角酒,才三五分醉,金圣叹曰“四角酒不足以醉武松也”,可以说是非常凶猛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毡笠
是用一种由羊毛或其他动物毛制成的四周有宽檐的帽子。
角酒
角: 饮酒器,形制与爵相似,但无流和注。角的出土和传世数量远远地少于爵,青铜角行于商末周初。角是从爵演化出来的一种新型酒器,大量出现于殷商晚期或商周之际。
其用途与爵相同,亦是饮酒器。
上一篇:开车期间轮胎突然被扎,怎么处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