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科学进行榨菜栽培?有没有什么好方法?
榨菜,追肥,菜苗如何科学进行榨菜栽培?有没有什么好方法?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科学进行榨菜栽培?有没有什么好方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榨菜的原料是茎用芥菜又名青菜头(经加工后就叫榨菜),一般多是间套栽培,不与粮食争地。它腌制之后,深受老百姓的青睐,而根据实际栽培经验,只要选用良种,加强管理,防治病虫害,就能大大提高经济效益。接着本文将与大家共同分享如何科学栽培榨菜方法。
选用良种
1.“蔺市草腰子”:一般亩产1750公斤左右,高产栽培亩产可达3000公斤以上,目前正在榨菜产区推广。该品种营养生长期为150-155天, 自然株高40-50厘米,开展度50-60厘米,叶片倒卵圆形,叶色淡绿叶面微皱,裂片2-3对,叶柄长3-5厘米,中肋上少被蜡粉,刺毛稀疏。
菜头呈纺锤形,皮色浅绿。叶基的外侧着生肉瘤3个,中瘤大于侧瘤,间沟浅。自然风脱水每次7-10天,加工成菜率为32-33%,它耐肥,不耐病毒病。
2.“小花叶”:一般亩产1500公斤左右,高产栽培亩产可达2750公斤以上。该品种营养生长期为155-160天,自然株高50-55 厘米,开展度50-60厘米,叶片倒卵圆形,绿色,叶面中皱,裂片2-3对,深裂,叶柄长3-5厘米,中助上少被蜡粉,刺毛稀疏。
3.“三层楼”:一般亩产1500公斤左右,高产栽培亩产可达2500公斤以上。该品种营养生长期为155-160天,自然株高50-55厘米,开展度60-65厘米,叶片倒卵圆形,叶色淡绿,叶面中皱,裂片2-3对,柄长3--5厘米,但较“蔺市草腰子”叶柄窄,中肋上少被蜡粉,刺毛稀疏。
4.“三转子”:一般亩产1500公斤左右,高产区栽培亩产可达2500公斤以上。该品种营养生长期为160-165天,自然株高55-65厘米,开展度60-70厘米。琴状裂片,叶色深绿,叶面中皱,裂片5-7对,叶柄长4-6厘米,中肋上无刺毛、蜡粉。
适时播种
适时播种,有利于榨菜在自然条件下,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和优良性状。近年来,在榨菜加工上,将传统的“划块加工”改为“全形加工”(即一块菜头加工一块优质合格菜),要求生产上提供质地鲜嫩、形状短圆、个重(150-350克)的菜头。因此在海拔500米以下的地区,必须把播种期控制在9月中旬至“秋分”范围内。
“小花叶”、“三层楼”、“三转子”、“枇杷叶”、“63001”等品种宜在9月15日至20日播种;“蔺市草腰子”宜在9月17日至23日播种。海拔500米以上至800米的地区,播种期相应提前2-3天这样,既能大幅度地增加种植密度,又能减少容易感病的幼苗阶段与秋季翅蚜迁飞盛期相遇的时间,减轻病毒病的危害。
此外,如榨菜的前作是红薯,宜推迟榨菜播种期,移栽期也相应延后,使红薯适当延迟收获增加产量。在榨菜病毒病轻的粮作区栽培,播种期可提前到“白露”前后,在榨菜病毒病重的蔬菜区栽培,播种期应推迟到9月底至10月初。留种地的榨菜,为了减轻病毒病和软腐病的危害,以获得较多的种子,播种期也应推迟到9月底。
培育壮苗
培育壮苗是榨菜高产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在改善菜苗素质,增加适应性和抗逆能力。为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打好基础,要求植株矮健,叶片宽厚,无病害虫伤,基本整齐一致,个体间差异小,在密植条件下,生长较为平衡,无头植株少,田间成菜率高,菜头鹦哥嘴短,形状短圆,经济产量高。
1、选好整好床土
床土是培育壮苗的基础,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富含有机质及地势向阳、排灌方便的土地。同时,尽可能远离十字花科的蔬菜地,减少感染病害的机会。床土选好以后,应铲除田间及四周杂草,早耕炕土,播种前先初耕一次,然后开沟作厢,厢宽1.3-1.5米,长随地形和需要而定,沟宽20-26厘米,深16厘米左右。作好厢后,再款细款平,理好厢边。
2、施足底肥
播种前,苗床应施足底肥,一般每亩用腐熟的土杂肥1000-1500公斤。人畜粪水50-60挑,有条件的每亩增施过磷酸钙25-30公斤、氯化钾15-20公斤。根据试验证明,增施磷钾作底肥,菜苗根系发达,幼苗粗壮,叶片宽大,吸收肥水能力强,制造的有机物质多,菜苗干物质含量高,移栽后成活返青快,生长势强。土杂肥和磷钾肥在初款时施下,与床土整和均匀。人畜粪水施于厢面,让苗床充分湿润,然后播种,如此时苗末很干燥,应增加粪水量(降低浓度)。
3、稀播、匀播
(1)稀播:实质上是用种量问题。榨菜种子很小,干粒重一克左右,若发芽率在80%左右,每亩苗床用种300-350克足够。
(2)匀播:是播种技术问题,播种时种子分厢过秤,与湿润的草木灰拌和均匀,然后均匀撒播。播种后,厢面撒草木灰或沙土盖种。播种后天气亢阳,要用玉米秆或稻麦秆覆盖或搭棚遮荫,3-4天子叶出土后,及时除去覆盖物。
4、加强管理
(1)间苗:使菜苗个体间保持大体一致的营养面积,促进相对增长平衡,减少苗间差异。具体作法是:在菜苗出现了3-4片真叶时,拔除杂苗、劣苗、病苗、纤弱苗、长势过旺的特大苗(生物学混杂苗),苗距保持6-8厘米。
(2)追肥:为了使菜苗生长健壮,在菜苗出现3片真叶时,每亩施40-50挑腐熟的稀薄人畜粪水和3-4公斤尿素提苗。如遇干旱,施肥结合抗旱进行,增加施肥次数,降低肥料浓度。
适时移栽
1、整地施基肥
榨菜地的前作收获后,及时铲除杂草,翻耕炕土,移栽前款细歉平,然后开厢打窝,厢宽1.8-1.6米,行窝距视种植密度而定。榨菜的前作是红薯,收获较迟,土壤肥力较低,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应增施底肥。一般每亩用腐熟的堆肥2500-3000公斤,有条件的增加过磷酸钙15-20公斤、氯化钾15-20公斤,与堆肥混合均匀后集中施于窝内使其肥与泥土混合。据试验,增施磷钾作基肥,对减轻病毒病有显著效果,产量增高18.17%。
2、适时移栽
移栽苗龄要适当,不要过小过大,一般以菜苗长成6片真叶时(30-40天) 移栽为适宜。移栽菜苗,应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进行,尽量避免雨天或大雨后土壤过湿的情况下移栽,否则会造成浆根,成活后生长很缓慢。植株衰弱易受病害移栽时苗床干燥,应于移栽前一天浇水,使土壤湿润,以便带土移栽,减少根系损伤,提高成活率。为使菜苗移栽后尽快成活,栽后1-2天内施定根肥,每亩50-60挑清淡人畜粪水。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榨菜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当地自然条件下,要根据品种的特性,播种期的早迟,栽培的目的来确定种植密度,以提高土壤地力、肥水及光照的利用率,使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得到协调。近年来,将“划块加工”改为“全形加工”,要求150、350克的菜头,上架晾晒不划块,腌制后达到出口菜和一级菜的块重标准。
这样的成品全青皮,无白口,外形美观,质量佳。在栽培上适应“全形加工”的种植密度,“蔺市草腰子”为每亩7500-8000株(行距33厘米,株距26-25厘米);“小花叶”、“三层楼”、“三转子”、“枇杷叶”、“63001"等品种,以每亩7000-7500 株为宜(行距33厘米,株距28-26厘米)。供鲜吃的榨菜,要求菜头较大,早播者每亩4000-5000株,晚播者每亩5000-6000株。留种地的榨菜,为了有利于选优去劣,提高品种纯度,种植密度以每亩6000株左右为宜。
上一篇:立春后樱桃是否该修剪?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