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疫情后金融服务行业该何去何从?未来该怎么活下去?
金融,疫情,服务行业疫情后金融服务行业该何去何从?未来该怎么活下去?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疫情后金融服务行业该何去何从?未来该怎么活下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疫情现在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想要等疫情真正的结束,肯定还有一段时间要走。针对本次疫情对于金融服务业的影响还未可知,但是可以借鉴03年“非典”疫情对于金融业服务业的影响还判断本次“新型冠状肺炎”对于金融服务业的冲击。
对于银行业的影响:非典发生于2003年期间,“非典”危机对银行业务形成了直接的冲击,信用卡消费额迅速下降,如北京、广东不少地方的信用卡消费量有比较明显的下降,其他业务亦然,这就自然会影响银行的收入水平。由于非典,很多企业经营困难,无形中增加了后期银行业的坏账风险,影响银行业的正常运营。 对于证券市场来说:“非典”危机不仅打乱了中国证监会的工作计划,而且影响到新股发行的步伐,国内券商、机构投资者等所希望的大行情不但没有出现,反而使股价阴跌不已。 很多待上市公司的发行搁浅,或者终止上市,影响了证券业的正常收入。对于保险业来说,在“非典”危机中成了唯一的受惠的是保险业。保险的突然热销、新的保险品种的增加,对保险条例的重新解释冲击着保险业的变化,成了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契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疫情后金融服务行业必须重点是向农业发展支持。
一个国家发展稳固,以农业发展核心重要一环,因为民以食为天,粮食、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市场需求供应保障机制是战略管理!
金融服务行业机遇黄金期,必须要有发展农业投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才能有国家政策法规支持力度。值得我们大家一起来共同努力加油奋斗的重要的事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可否认的一点是,金融行业依然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血液,它的活跃性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市场。面对这次疫情,金融行业肯定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比如这些方面:
1、今年春节大家都被“禁足”了十八天,商场、旅游、餐饮、物流(顺丰除外)等服务行业也随之关门。往常这时,应该是信用卡消费的高峰期,然而今年估计每人每天最大的消费就是空气了。所以我预计信用卡的中收会低于同期值,也就造成金融机构的利润减少。
2、复工时间一再推迟,对于中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来说将是一场不小的考验。如果这些经营主体不能马上进入正轨,那么很有可能会影响金融机构2月20日收贷收息工作,导致出现一定面积的逾期或者不良。
3、楼市的不确定性,也牵动着金融机构的心。大多数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在楼市的占比都高。假如售楼部迟迟不营业,金融机构的按揭贷款就要停摆,开发贷资金的回笼更就无从谈起了。
所以,金融机构作为经济发展的血液,必然在疫情期间受到不利影响。至于该何去何从?
1、我认为每家金融机构首先是要调整2020年的信贷政策。将贷款投放重点转移到公共卫生、保健医疗、医药制品等产业,相信通过这次战疫,国家将花大力建设这些产业。
2、根据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等机构下发的通知要求,积极联系客户,做好相应措施,如实在有困难的客户,就调整还款时间。总之避免出现逾期和不良的大规模爆发等金融事件。
何去何从?还是外孙打灯笼……照旧!
至于怎么活?摸着石头过河!本来世界经济就已经处于下行周期,所以不管是疫情也好,还是国际环境也罢,对于中国的金融机构来说都将会是全新的挑战。
希望疫情早日结束,中国加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金融服务行业不知道你具体指做什么的?我觉得金融服务行业受疫情影响不大,金融行业是国家命脉,疫情之后,好多企业要复工,资金支持是很大一项,国家肯定会出台灵活保障政策,这个对配套服务是好事,抓住机会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只是暂时的困难,就像人感冒一样,等感冒好了一切都好了。只是在这段时间想办法开源节流,国家的大环境没什么问题,过段时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2003年疫情期间,笔者当时就在重灾区的深圳,在春节后的疫情爆发的一段时间里,还是经常在外,好像疫情就不在身边,没有特别的恐惧。一直到了4月底才预警快速升级,此后对服务业才影响进一步扩大,很多人口聚集的服务业几乎没有多少生意,亏损企业也是越来越多。但在一段时间后这种恐慌也跟着疫情的消除逐步恢复了往日的喧嚣。
上一篇:那些坏人是怎么做到上一秒对你恶毒心狠悲痛下一秒又转变情绪笑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