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小孩总爱跟着爷爷奶奶他们总爱惯着孩子怎么办?我说什么都没用?
孩子,爷爷奶奶,老人小孩总爱跟着爷爷奶奶他们总爱惯着孩子怎么办?我说什么都没用?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是我的个人观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也有孩子,自己带,虽然老婆收入损失点,但是孩子一个健康的人生观是未来的保证,以后到学校里谁会让着自己的宝贝。一般我们都是周末回去跟长辈吃一顿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可以理解。首先是爷爷奶奶爱孩子,会表现出疼爱的举动很正常。第二:孩子毕竟是爸爸妈妈的,孩子犯错误时,爷爷奶奶一般不会表现出严厉的批评。孩子的教育责任主要靠爸爸妈妈,最好不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这是我的体会,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孩子爱跟谁证明谁对他好,爷爷奶奶都溺爱孩子,隔辈亲,你可以选择对的时机私下教育,教育的前提是和小孩子交心,从小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解析问题,不要盲目打骂,打骂孩子只会离你越来越远,即使屈服也是棍棒下的屈服,不是心服口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多数时候,我们并不抗拒老人疼爱孩子,但当我们要教育孩子的时候,老人的这种疼爱,会让我们更为火光,实际上我们可能不是想要打骂孩子,但老人横叉一脚之后,战况就变得激烈。
这是典型的“踢猫效应”,简单点来说,就是情绪向弱者转移。
老人某程度上代表着家里顶层存在的地位,子女次之,最后是孩子,这是家庭地位的不平等;
其次是“孝”文化,这约束了我们必须“尊老”,否则就会遭受道德的谴责或者自我批评;
这两者加起来,让我们难以以平等的地位去和老人沟通,但我们的情绪是实际产生了的,无法向事件中的主体发泄,只能向下宣泄,自然就转移到孩子身上。
这类事情的真相是:我们生老人的气,但是没有有效的反抗方式。尤其是以儿媳、女婿的身份存在的时候。
对于这样的事情,我是实际处理过的,我家两边的老人都是比较惯孩子的类型,但我的方式虽然效果很好,但自我感觉是罪孽深重的。
女儿是两边家庭的第一个孩子,自然老人惯得更厉害,她犯错的时候,一开始我是真心想好好说话,只是表情比较严肃,此时老人就会庇护孩子。
这一庇护,孩子本来知错的也变成有所依仗,次数多了她就深知犯错就找老人,躲到老人身后继续胡闹。
我是老实人脾气,就是那种平时不发飚,一发飚天王老子都不管那种。而老人的这种一次又一次的庇护,其实是十分让人压抑并为之气结的,压抑久了就爆发了。
一次孩子只是犯了小错误,我还是没想训她,想讲讲道理,结果还是一溜烟就跑老人身边去哭诉。这次我一把就扯过来,狠狠的打(我承认我是在撒气而不是教育她)。
老人过来拦,我挨个骂,一边打一边骂:“你们是要庇护她,来,继续护着。越是护我就打得越厉害,不信你们就试试。”
老人当然不会理我,确实过来护,但他们抢不过我,只能眼睁睁的看我打,真的越护就打得越狠那种。再后来,就没人敢抢着护,这不抢不护我反而好好和孩子说话了。
没错,我的方式就是赤裸裸地威胁,见效非常快,从那之后教育孩子的时候,四个老人没一个敢站孩子那边,相反还劝孩子抓紧认错。但这种方式我并不提倡,这种建立在伤害上的让对方妥协,真不是个好事。
而且这还是建立在一定前提下:
首先,我家四个老人还是比较开明的类型,不是什么老顽固;
其次,平时和四个老人的关系都非常好,尤其是岳父母,相处得多也清楚我对事不对人的性子;
最后,则是我事后给他们证明了,我可以不打不骂教好孩子,而且教育方式也确切有效;
在后来学习了一些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之后,发现其实平和的解决方式有很多,只要针对老人的需求就可以了。
其实溺爱孩子是不对的这一点老人心里清楚得很,有一句话是:老人吃的盐比我们吃的米还多,阅历比我们丰富的老人,又如何会不知道其中的危害。
让老人无视这些危害,继续溺爱孙辈的是老人心中的心理缺失。老人之所以会溺爱孙辈的4个心理动机:
1. 恐惧死亡,视孩子为生命的延续
处理关键词:养生
2. 弥补年轻时对子女的亏欠
处理关键词:责任厘清
3. 对生活不满,视孩子为另一个自我
处理关键词:找出不满之处予以满足
4. 缺乏存在感,孩子的依赖让他们自觉有价值体现
处理关键词:尊重以及寻找老年人群体
根据不同的动机,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注意关键词可以找出很多解决方式。例如养生:给老人购买养生书籍、养生食谱,带老人参加一些医院举办的养生讲座...
上一篇:学生上课不听讲话该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