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防止气溶胶危险?
气溶胶,围场,颗粒如何防止气溶胶危险?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也没必要谈虎色变!只要你不出门就不存在此问题!复工的严格遵守个人消毒即可!外出衣脱下!鞋只穿一双外出!用酒精消毒液消毒即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别说上市场的老年人,就是电视屏幕上送去武汉医生的仪式上就集聚送的人太多,而且又依依握手很不科学不符合要求,应该以敬礼的方式致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9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徐顺清介绍,大家可能把气溶胶传播和空气传播混淆了,其实气溶胶就是一些非常细小的粒子,这个病毒颗粒不可能在空气中长时间存在。一般情况戴口罩是可以防止气溶胶传播的,大家不要那么担心这个气溶胶问题。开窗、正常室内通风,这种气溶胶传播是概率非常低。也有人估计过,我们开个窗放病毒进来,可能比你中大奖的概率还低得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必须由专家来回答。谁来回答都是没有根据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把保鲜膜装上水打个结放在地漏上就可。空气不流通的地方不要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最好待在家里不要出门,不要给社会添负担
2.不要去人口集中的地方
3.不要去环境密闭和不通风的地方
4.出门必须戴口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科学防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气溶胶到底是什么?
“气溶胶”是指悬浮在气体中的颗粒,例如空气中的小液滴,而颗粒的大小,决定了“气溶胶”的物理传播性质:
·对于5微米以下的颗粒,很容易穿透呼吸道,一直到达肺泡腔;
·对于10微米以下的颗粒,很容易到达声门下方;
·如果颗粒大于20微米,因为重力的影响,传播不太远,就不太容易被吸入。
按照气溶胶的大小,美国传染病学会(IDSA)把10微米以下的颗粒定义为“可被动吸入颗粒”(respirable),把10微米~100微米之间的定义为“可主动吸入颗粒”(inspirable)。
总之,气溶胶的大小决定了传播的远近,颗粒越大,传播的距离相对较近,即便被主动吸入,也是沉积在上呼吸道中;颗粒越小,颗粒就飘得越远,也容易穿透进入下呼吸道。
当然,大的气溶胶在飞行的时候,表面的液体会挥发,形成颗粒较小的“液滴核”,也会增加一些传播距离。
“气溶胶”怎么产生的呢?最常见的是咳嗽、打喷嚏的时候,所产生的飞沫就是气溶胶的来源。如果飞沫里有细菌、病毒,即便是沉淀在环境中,如果被人触摸之后,也会有二次传递,感染更远处的人。
新型冠状病毒跟气溶胶有什么关系呢? 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特点是下呼吸道感染,所以目前有理论怀疑是特别跟5微米以下的“气溶胶”有关,因为它们可以把病毒带到下呼吸道。
但是,病毒感染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问题,还跟细胞表面有没有介导病毒感染的受体蛋白有关。目前的研究已经发现,人体肺中只有一小部分细胞,会表达新型冠状病毒的受体,如果这些细胞主要存在于下呼吸道,那病毒的主要侵入点就在下呼吸道了。
并不是到得了下呼吸道的小“气溶胶”就有害,到不了下呼吸道的大“气溶胶”就没有危害。大“气溶胶”在飞行过程中可能变小,也可以被主动吸入,就有可能抵达下呼吸道 。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