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粤语对中国话影响大吗?
粤语,汉语,语言粤语对中国话影响大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澳门和香港全境绝大多数人口(95%)使用粤语为母语。
海外华人中以粤语为主的也很多,在唐人街及华人社区等,不少华人华侨社群均使用粤语作为共同语言。主要分布在英、美、加、澳、纽、东南亚等多个国家或地区。美洲往日绝大部份华人使用粤语沟通,不过近年由于中国大陆非粤语区移民稍有增多,粤语使用者比例稍微下降,但粤语仍然是大部分海外华人华侨日常用语。
其中美国旧金山一带因应原籍广东或其他粤语地区(即两广地区人士)的移民人口数量较众,三藩市的旧金山城市铁路在巴士也提供粤语广播,是少数美国公交系统中,提供中文广播的美国政府机构。
越南东北部山区(山由人聚居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秦征百越,始皇帝书同文后废除了百越文字,当今只保留下来的粤语属于百越支系南越部落的口音。
今人都听不懂粤语(百越音),古人也听不懂,所以越音对汉语的影响微乎其微,反过来由于五岭阻隔,粤语保留古代百越口音也最为完整。
从汉朝到明朝的古汉人的史料都有记载南方风土人情百越部落,史料为证。
西汉《南州物志》中关于百越的记载称其为“贼“:我朝番禺,去国都万里,境辖群蛮,此蛮贼北据五岭,南抵大海,地方数千里,贼有数种,中州人皆曰其百越。唐 韩愈 《送区册序》:“小吏十馀家,皆 鸟言夷面。”
唐代柳宗元:“楚越间声音特异,鴃舌啅噪”。
唐 白居易《送客春游岭南二十韵》:瘴地难为老,蛮陬不易驯。
北宋苏东坡:“苦鴃舌谈,尔汝不相酬,未著绝交书,已叹交游绝,门前空罗雀,巷语纷鴃舌” 。
明代徐霖:“中原雅韵何消记,南蛮鴃舌且休题。
……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博大精深,文化灿烂的中国汉语怎么可能被区区百越支系——南越部落的口音影响呢?粤语作为百越口音之一就连其他越族部落影响不了,怎么影响汉语呢?吴越、闽越、骆越、扬越……其他越族部落对南越部落的口音也是鸡同鸭讲。
五岭阻隔的原因,反过来岭南的南越部落也受到汉语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所以粤人保留的南越部落口音正是古代传承下来的百越音之一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提问本身就有问题。粤语是一种语言,跟普通话一样,区别在:是不是官方指定语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起粤语,在中国话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中国话影响深远。像“企稳”、“搞掂”、“打的”、“埋单”、“炒更”、“养眼”、“生猛”、“搞笑”、“T恤”、“歌厅”、“超市”、“入围”等上百个粤语新词深深影响着我们。与其说粤语影响着中国,还不如说香港影响着中国,只不过粤语是其中很重要的载体。饶原生认为,“很明显,改革开放,所有内地人都使用这些粤语,整个中国都在开放进步,内地人言谈中夹些粤语,是一种时尚符号,显得很潮很爆,说明当融入了市场经济,才会讲这些话。”
饶原生指出,“粤语影响中国的过程,本身就是翻译的过程,‘埋单’变成了‘买单’,‘搞掂’变成了‘搞定’。说到粤语对中国的影响,大家都能举出很多类似情况。所以此次新世纪出版社将《世事新语》这本书带来香港书展,就是想让大家看到改革开放这30年,我们打开门户才看到,本土文化很有生命和活力。利用香港书展这个国际化的读书平台开展的此次对话,希望达到的,也正是要把脉粤语文化,看我们的本土语言文化:有什么、缺什么,喜什么、忧什么,得什么、失什么,加什么、减什么……”
粤语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粤语对中国现代汉语的影响非常巨大,而这个影响也正是广东经济实力的体现用。
1.“新用词语”(普通话原来并没有的词语):大哥大、电子表、豪宅、洁具、投保、竞饮、会所、连锁店等。
2.“同义词语”(与普通话有相同或相近语义的词语。):“置业— 购房” 、“写字楼—办公楼” 、“随身听—袖珍放音机” 、“电脑—电子计算机” 、“警署—派出所” 、“品牌—牌子” 、“楼花— 期房” 、 “品质—质量” 等。
3.“旧词语”(重新恢复使用的词语):公务员、董事会、董事长、董事、股市、股东、股票、证券、交易所、买办、经理、老板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打了这个粤语,下一个就会轮到其他方言,不要津津自喜。现在的“普通话”唯一让人不服的就是她不是几大方言融合的产物,就是个北方官话方言东拼西凑来的。他们比秦始皇差远了,最起码人家也是齐集几个国家的文字融合而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