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油菜返黄是不是缺肥?
油菜,叶片,植株油菜返黄是不是缺肥?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酸害引起,种植油菜的土壤如果出现酸度过高就会出现新叶只黄发黄的现象。
针对这样现象,菜农们要懂得一定要在耕种每一期蔬菜后对土壤进行杀菌处理,做好病虫防治才能让下一期的蔬菜种植有一个绿色安全的生长环境。
针对上述的两种普及导致叶面发黄的原因,我们的补救措施如下:
(1)调节土壤酸度,如果是因土壤酸度大需在每亩地施石灰50kg、草木灰50kg,这样来进行酸碱中和。
(2)喷施液肥,油菜在种植阶段应进行合理追肥,最佳的方式是进行叶面喷施,叶面肥养分全且易于吸收,可喷施摩尔复合型叶面肥来全方位的为油菜供给养分,间隔10-15天喷施一次即可。
油菜发生黄叶时应先判断是什么原因引起,然后再对症诊治,喷施叶面肥时不可过量,应根据说明稀释浓度来严格把控,防止养分过大烧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油菜、小油菜黄叶病从北到南均有发生。苗期即见发病。定苗或栽植后生长缓慢,半边叶片褪绿,致半株或整株叶片萎蔫,似缺水状,拔起病株,须根少,剖开主根,维管束变褐,莲座后到包心初期叶片开始黄化,进入包心中期,老叶叶脉间褪色变黄,叶脉四周多保持深绿色,后叶缘失水皱缩且向内卷曲,致植株呈萎缩状态或枯死。1选用抗病品种。如长春快菜、沈阳快菜、吉研3号、单杂1号油菜等。(2)适期播种,一般不要过早,尽量躲过高温干旱季节。(3)加强田间管理。蹲苗适度,改变蹲“满月”习惯,防止苗期土壤干旱,遇有苗期干旱年份地温过高宜勤浇水降温,确保根系正常发育。(4)结合防虫,喷淋或浇灌40%多·硫悬浮剂600~7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 8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20%二氯异氰脲酸钠(菜菌清)可溶性粉剂400倍液、 12.5%增效多菌灵浓可溶剂200~300倍液,每株浇灌100毫升。隔10天左右1次,防治1次或2次。(5)施用云大—120植物生长调节剂3000倍液或富尔655液肥,667平方米用80克加水 30公斤,喷叶2~3次。(6)施用植物动力2003营养液或黄叶速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油菜简介:
别称:芸薹、寒菜、胡菜、苦菜、瓢儿菜、佛佛菜。
原产我国,其茎颜色深绿,帮如白菜,属十字花科白菜变种,花朵为黄色。农艺学上将植物中种子含油的多个物种统称油菜。目前油菜主要栽培(品种)类型为:( Brassica rapa (campestris) L.),芥菜型油菜( Brassica juncea L.) ,( Brassica napus L.)。 主要分布在安徽、河南、四川等地。油菜营养丰富,其中维生素C含量很高。油菜一般生长在气候相对湿润的地方,譬如中国的南方。油菜也有许多用处,比如在的时候可以食用;油菜花盛开时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国陕西的就有一片油菜花观赏旅游区);花朵凋谢后,可以榨油。
一:油菜泛黄的五大原因及防护措施
1、自然消耗
原因:油菜花过冬的时候会消耗自身存储的一些养分,之后会表现出局部叶子发黄。
措施:自然消耗导致的叶子发黄一般面积不会太大,不用担心,继续正常的养护即可。如果发黄面积比较大,就可以排除这个原因,考虑其它因素。
2、病害问题
原因:油菜花常见的病害有霜霉病、白锈病等,容易导致大面积的叶子发黄。霜霉病会导致油菜花的叶片上出现一些多角形黄色病斑,严重时会使整片叶子枯黄。白锈病会导致叶子背面产生白色凸起的疱斑,严重时也会导致叶片发黄。
措施:发病初期,可以用50%甲霜铜可湿性粉600倍或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800倍来喷施全株进行治疗,每七到十天一次,连续喷两三次就可以好转。
3、缺磷钾肥
原因:油菜花出现较大面积的黄叶,可能是因为土壤中缺少磷钾肥。这种情况会导致叶片的边缘呈现焦褐色,然后慢慢变黄。
措施:可以适量追施一些磷钾肥,补充土壤中的养分。但如果是盆栽油菜花的话,可以浇一点发酵过的淘米水进去,就能使黄叶问题得到缓解。
4、缺微量元素
原因:出现大面积黄叶时,如果排除了以上原因,那么可能是因为缺微量元素。植株底部的老叶发黄一般是因为缺少镁元素,新叶发黄可能是因为缺乏多种微量元素。
措施:可在植株底部施一些微补根力钙+精力+冲力镁,同时向叶面喷施一些微补果力+碧力,补充植株生长所需钙磷元素,促进油菜花的恢复和生长。
5、油菜发黄,排除以上原因。是不是由于某种疾病造成的?人会生病,其实动植物也会生病,人会被细菌或病毒感染造成病变,其实动植物也会。
措施:如果是发生了病变,要分析是那种病变,然后对症下药。下面介绍三种病害及处理方式。
(1)菌核病
油菜全株均可发病,以主茎发病损失最大。通常于早春下部叶片首先见病,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黄褐色或灰白色,典型病斑可见同心轮纹,病斑背面铁青色,湿度大时可见白色絮状物。后期可见鼠粪状菌核,干燥后表皮破裂,纤维外露如麻绳状。一般油菜盛花期为发病始盛期,终花前后为叶片发病高峰期和茎秆始病期,终花后茎秆发病率迅速上升。油菜始花期至成熟期多阴雨是病害重发的最主要因素。偏施氮肥、排水不良、冻害重、连作地发病重。应在主茎开花株率80%、一次枝梗开花株率50%时主动用药预防,花期多阴雨应在首次施药后7天趁雨隙再次施药。适用药有菌核净、腐霉利、丙环唑、咪鲜胺、乙霉威、多菌灵等,菌核病病菌对多菌灵产生抗性的沿江地区停用该药。用足水量,花期亩用水量不少于60公斤,尽量向茎秆中下部喷匀喷透。
(2)霜霉病
油菜苗期至开花结角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茎、花和角果。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淡黄色斑点,后扩大成黄褐色不规则大斑,湿度大时叶背病斑上出现白色霜状霉层。薹茎、分枝发病部位初生褪绿斑点,后扩大成不规则黄褐色至黑褐色,上生霜状霉层。薹茎、花器受害后有时肿大畸形,弯曲成“龙头”状,花变绿呈叶状,不久凋谢,也会出现霉层,花器干枯不实。该病是低温高湿型病害,4~5月温度回升至10℃~20℃,遇多雨天气易流行。偏施氮肥、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田间郁蔽、连作地发病重。早春始病期和油菜抽薹至初花期,病株率达10%时用药。适用药有代森锰锌、烯酰·锰锌、霜霉威盐酸盐、甲霜·锰锌、恶霉·锰锌、嘧菌酯、醚菌酯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