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瘟和疫有什么区别?
瘟疫,传染病,症状瘟和疫有什么区别?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瘟和疫有什么区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2013-05-02 08:54阅读:11,433
瘟,分之则为“疒”与“昷”,疫分之则为“疒”与“殳”;“疒”《说文》解为“人有疾病,象倚箸之形”,言病之形。
“昷”《康熙字典》解为“昷,仁也。从皿,以食囚也',“仁”者,程颢曰:“心如穀種。生之性,便是仁。”具生之性者,坤土也;“食囚”者,坤土受病,则不生,不生则不仁,“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上海当年之甲肝爆发,归根到底是吃毛蚶损伤了脾胃,导致土虚木乘,表面看来是肝病,归根到底是脾胃病。故“瘟”者,为本虚之病,治之当从脾胃入手。
“殳”《注》言“鸟短羽也”,《释名》“疫,役也。言有鬼行役也。”故“疫”者,多为禽兽类传播之病,禽兽来去无常,故如“鬼行役”也。《史记·历书》:“明时正度,则阴阳调,风雨节,茂气至,民无夭疫。”故“疫”的传播爆发与时气有关,禽流感,非典,都是禽兽类传播疾病,且当年运气不济,造成流行。若能“无失天信,无逆气宜,无翼其胜,无赞其复”,益正气,避邪气,则疫病可免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经 尚时》曰:瘟之至也,非江海鳞甲之类而不生。疫之至也,非虫兽毛羽而不存。血黄之至,非染于水旱两动而不形。流毒温之瘣癈,无染著者莫病。然若我致一,卫气充者何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现代汉语中,瘟疫两个词常常连用,其实细细分析来,两个字是相当不同的两个字。
诞生时间不一样
首先从这两个字诞生的时间来看就不一样。先秦时期,通常将瘟疫称为“疫”或者“疠”,而“瘟”则追溯到东汉末年蔡邕的著作《独断》,东晋以后流行。
含义不尽相同
瘟和疫的含义细细分析也不一样,瘟强调症状表现,起源于“温热之气”,多与发烧有关,跟温热的季节没有多大关系;“疫”则是指的外部影响,有了疫还需要有一个“瘟”。也就是说瘟和疫只不过是针对同一个病症的不同侧面的强调。
瘟和疫,未必都是传染病
名"瘟"名"疫"者,未必都是传染病,以四川为例,光绪<广安州新志>:"顺治四年(1647),饥,燕巢木虎入城,大疫,有大头瘟病者,头肿倾刻立死;有马眼瘟病者,目盲东西莫辨;有马蹄瘟,倾刻足肿如斗".彭遵泗<蜀碧>卷4也描述了"大头瘟"、"马眼睛"、"马蹄瘟"的一些显见症状:"瘟疫流行,有大头瘟,头发肿赤,大几如斗;有马眼睛,双目黄大,森然挺露;有马蹄瘟,自膝至胫,青肿如一,状似马蹄。(《中华医史杂志》2005年第03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瘟热病,或有传染性。局部和小范围人群中有少量相似发病者。与局域生活环境饮食,饮水,伤病,牲畜,局域性气候如:通风不良,湿度,积水等相关。
疫,主要指在广大的区域内发生的症状一致,相似度高接触或接触性疾病,多是发热快,传染性强,病情发展快等主要正状。季节变迁气候闷热潮湿少风大范围气象与生活环境,饮食起居习惯等交杂是主要的发病条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发烧的传染病。瘟是症状,疫是传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不懂中医,从字面理解瘟疫即温役,因瘟死伤者众。从易学讲瘟疫是阴阳关系,表里关系。瘟主阳主天主气,疫主阴主地主形。这样中医就好理解了,单有瘟、寒、风、热病不算什么,有疫那才要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代汉语中,习惯将“瘟疫”连称,是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总称。“瘟”“疫”这两个字有时候同义,而有时候也有不同。但如果细辨,“瘟”与“疫”其实是相当不同的。
上一篇:四川威远青石和隆昌青石哪个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