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历史上的瘟疫是怎么根治的?
瘟疫,疫情,天花历史上的瘟疫是怎么根治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历史上的瘟疫是怎么根治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瘟疫就是传染病。所谓根治的办法,到现在为止人类只找到一种,那就是找到这种病毒的疫苗,然后接种到人的身上,使人自身产生了免疫力,以后就再也不害怕这种病毒的袭扰了。
咱们以天花为例,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也是世界范围内被人类消灭的第1个传染病。天花病毒有高度的传染性,常常会致人死亡或残疾,而即使是痊愈了,脸上也会留有大片的痘疤,天花由此而得名。
十八世纪欧洲因天花而死亡的人数曾高达1亿5000万人以上。18世纪70年代,爱德华.金纳发现凡是跟牲畜打交道的人大多都不得天花,尤其是那些挤牛奶的女工,从来没有得过天花。他仔细观察发现挤奶女工并不是没有遭到天花病毒的感染,而是拥有一种免疫力。她们手上会生出一些水泡,然后过几天就好了。爱德华.金纳抽取女工手上水泡的液体,注射到一个小男孩身上,这个小男孩以前从来没有得过牛痘或者天花,过了两天男孩感到不舒服,但很快就好了,于是小男孩身上的免疫力建立了起来。
后来推广了开来,成为对付天花的有效方法,这个方法就叫做种牛痘。老刀是七零后,我们七零后的人大都种过牛痘,捋开袖管,上臂上几乎都有一个分币大小的疤痕,那就是种牛痘留下的。
又经过许多年的努力,终于在1979年10月26日,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世界已经消灭了天花。
所以要想彻底的战胜一种瘟疫,就必须研究这种瘟疫是什么病毒造成的,从这种病毒提取出疫苗,让人们接种疫苗。慢慢的,病毒就再也侵染不到人类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任何时候都有瘟疫的爆发,古代的医疗水平比较落后,一旦发生瘟疫,传染和致死率非常高。因此人们对瘟疫都非常害怕。
古代人应该认为是老天发怒在惩罚人间。因此人们以祭拜上天。希望能饶过百姓。或者通过国家官员们集体反思。
在古代也有抗病毒的中药方,像现在的病毒口服液。提前让人们饮用来达到预防的目的。
对于已经得了瘟疫的村子,会让军队隔离封锁村子。
不过无论在任何时代,医生总是冲在瘟疫的第一线。这一点无可否认。向我们伟大的医生致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至少在古代从来没有根治过瘟疫。一些恶性的无法治疗的瘟疫,比如天花、霍乱、鼠疫都是靠患者死光,或者命大自愈后,才宣告结束的。
至少在现代医学诞生以前,特别是疫苗和抗生素发明前,这些传染病多数上都没有真正的特效药。所谓的一些传统医术,也只是尽量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将气吊得长一些,增加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时间。但这些医术,并不能让人们阻挡瘟疫致病,更无法消灭产生瘟疫的病菌和病毒。
最早给瘟疫流行带来根治希望的,还是疫苗的出现。首先,就是中国人为对抗天花发明的“种痘术”。但早期的“种痘术”属于经验医术,缺乏微生物学的理论指导,在有效性和安全性上都有很多不足。所以,直到牛痘的发现,才让疫苗技术真正开始成熟起来。
包括天花、小儿麻痹等老一辈传染病的消失,都依赖于现代医学的发展,还有防疫事业的普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用医疗积极治疗。东汉时期的张仲景以治疗伤寒著名,据史书记载,东汉桓帝时大疫三次,灵帝时大疫五次,献帝建安年间疫病流行更甚。成千累万的人被病魔吞噬,以致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难。其中尤以东汉灵帝(公元168 一188 年)时的公元171 年、173 年、179 年、182年、185 年等几次的疾病流行规模最大。南阳地区当时也接连发生瘟疫大流行,许多人因此丧生。张仲景的家族本来是个大族,人口多达二百余人。自从建安初年以来,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其中死于伤寒者竟占十分之七。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内心十分悲愤。他痛恨统治者的腐败,将百姓推入水深火热之中。对此,张仲景痛下决心,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一定要制服伤寒症这个瘟神。
建安年间,他行医游历各地,亲眼目睹了各种疫病流行对百姓造成的严重后果,也借此将自己多年对伤寒症的研究付诸实践,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经验,充实和提高了理性认识。经过数十年含辛茹苦的努力,终于写成了一部名为《伤寒杂病论》的不朽之作。
华佗用可以入药的幼嫩青蒿治疗流行性黄疸病。黄疸病流传较广时,华佗花了三年时间对茵陈蒿的药效作了反复试验,决定用春三月的茵陈蒿嫩叶施治,救治了许多病人。民间因此而流传一首歌谣:“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于后世切记牢,三月茵陈能治病,五月六月当柴烧”。
(华佗)
2、采取隔离措施。古人也意识到,隔离传染性病人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关于隔离观察治疗的最早记载见于《汉书·平帝纪》:“元始二年,旱蝗,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而到了南北朝时期,则已成为制度。萧齐时,太子长懋等人曾设立了专门的病人隔离机构——六疾馆,以隔离收治患病之人(《南朝齐会要·民政》)。
唐朝时,长安城内出现各式各样的医疗慈善机构,如官办的“养疾坊”、民办的“病坊”,寺院办的“悲田坊”、“福田院”,医治被隔离的病人,有效控制瘟疫在京师蔓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南宋政府又陆续在各地建立“安济坊”,病人依病情轻重异室居住,“以防渐染”,医生要制作病情记录,作为年终考评的依据。明清时期,由于麻疯病肆虐,南方许多地方建立麻疯病院,允许收容其中的麻疯病人结婚生子,自由生活,充满了人性关怀。
上一篇:华电管理类硕士2020年秋招想进国网,考哪个局好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