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冻菌是怎么培植的?
生长,菌丝体,菌丝冻菌是怎么培植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冻菌是怎么培植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冻菌是喜欢湿度和温度的食用菌,所以在选择菌场时,要注意场的保温保湿,使菌场的通风良好,菌场的空气流动,这样就可以抑制菌场细菌的减少。 细菌的存在影响着冻菌的生长。 在选择了蘑菇场之后,在种植冻菌之前,对冻菌场进行全面消毒灭菌,可以减少真菌对冻菌的危害。
配料。
我们在制作食材时要注意的是,清洁食材,使其不受污染。 同时,冻菌的配料必须搅拌均匀。 食材充分发酵后再开始下一个工作。 下一步是将食材装进袋子里。 装袋时要注意不要满了。 有必要先包上一层基材,然后包上一层种子。 最后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 装袋完成后,在高温或高压下消毒灭菌,以保证器具无菌。
栽培温度。
温度也是影响冻菌生长的重要因素,冻菌养殖场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导致冻菌苗出得过慢。 另外,也有菌丝的死亡和菌丝不全的可能性,最适合竹的生长的温度为20-30度。 一般来说,冻菌房的前期温度最好在28度左右,但后期从24度逐渐下降到25度左右,可以加快冻菌的出芽速度。
种植湿度。
湿度也是影响丝柏幼苗生长的重要因素,丝柏是一种喜欢湿气的霉菌,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长得更快,一般要想正常生产丝柏,湿度应控制在60%到70%左右。 在生产冻菌时,有必要提高冻菌养殖室的湿度。 在这种情况下,湿度必须提高到75%。 空气中的湿度超过80%。
接种走菌丝。
消毒冷却后,比较凉快时接种。 接种应在消毒灭菌环境下进行。 接种时,在表面涂上酒精和高锰酸钾,用接种棒戳入小的圆孔,在孔中放入适量的细菌轻轻按压。 接种后放在灭菌环境中等待菌丝 。
养护管理。
接种后,将细菌置于通风良好的阴凉处,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 可以铺上白石灰消毒。 菌丝体充实时,可以移至室外垂直放置,定期喷水补充水分。
疾病预防控制。
冻菌没有病害,但是在产冻菌室的温度,湿度,配合调节不完备的情况下,会产生其他霉菌。 在食用菌栽培中称为杂菌,因此要除去这些杂菌。 这些杂菌虽然不影响丝柏的生长,但也有成为丝柏天敌的杂菌。 因此,为了不让冻菌的成长发生事故,加强管理和进行科学的灭菌管理是很重要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概 述
元蘑(Hohenbuehelia sertina)又称冻蘑、冬蘑、黄蘑,元蘑塑料袋人工栽培生物转化率为90—120%,元蘑是东北著名的野生食用菌,据报道该菌提取物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为70%,因此代料栽培元蘑对于提高农业产业结构、改善人民的身体健康和食品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二、形态特征
元蘑在野生条件下呈覆瓦状,叠生在榆树、椴树、桦树等阔叶树上,菌盖呈半球型或扇型,表面黄绿色,湿度大时有粘液,靠近基部有短绒毛,边缘平滑,菌肉白色厚、实,菌褶稍密,白色至浅黄色,宽延生,菌柄侧生,很短或无,孢子印呈白色,孢子小,腊肠形,4.5-5.5×1-1.6um,无色光滑,囊状体梭形,中部膨大29-45×10-15µm。
1、营养特性及生态条件
元蘑是一种木腐性菌类,在自然界中,多生长在枯死的倒木、枯枝上。木质化的组织是其重要的营养来源,在椴木上较多发生。元蘑能有效地分解木糖、葡萄糖和蔗糖,利用1%的豆粉及30%木屑浸汁作为氮源及生长因子,菌丝的生长良好。
2、温度条件
元蘑属典型的低温型食用菌,菌丝在10~30℃,均可生长,但以22~25℃条件下生长最好,温度过高菌丝体宜变黄,影响出菇,出菇期间3—22℃之间均可生长。以8—16℃最为适宜,元蘑属于稳温结实性菌类,温差刺激对元蘑的出菇没有促进作用。温度过高宜使形成的实体色泽变黄,菌肉疏松。
3、水 分
元蘑在野生状态下,基质含水率往往在70%以上,故而极宜使长成的菇体脱皮,实践证明元蘑出菇期间基质含水率在50—70之间均可生长,但以65—70%最为适宜,空气相对湿度在菌丝体生长期间与大多数食用菌没有区别,但在出菇期间则需要充分的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85—95%之间最为适宜。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0%则不易产生子实体,形成的子实体也极易痿蔫。
4、空 气
元蘑属于好气性真菌,营养生长期间有充分的氧,有利于菌丝体的快速生长,反之则生长速度缓慢,在生理生长期间如果通风不良则菌丝易痿缩,不能分化子实体,尤其是在温度高湿度大,通风不良的情况下,菌丝体即会死亡,并形成褐色斑点,直至腐烂,元蘑子实体生长期间必须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才能确保子实体的形成。
三、栽培方法
元蘑的人工栽培没有成熟的经验报道,没有专业的书籍进行过详实的介绍,我们经过十几年的经验摸索参阅一些相关的技术资料,并结合我们的实践,形成了以下技术措施。
1、备料:元蘑的人工栽培与其它食用菌相比较,栽培工艺可谓简单易行,只需要有充分的杂木屑,玉米芯作为基本培养基即可用于生产,我们掌握的基本配方为
(1)木屑80kg,稻糠25 kg,黄豆粉2kg,石膏1kg,过磷酸钙1kg,玉米粉5kg,石灰0.5kg,水份60%,PH值自然。
(2)玉米芯85kg,稻糠20kg,黄豆粉1.5kg,石膏1kg,过磷酸钙1kg,玉米粉3kg,石灰0.5kg。水份65%,PH值自然。
2、拌料:装袋 以上配方任选一个,按量称取各原料,除过磷酸钙以外,其余均干拌均匀,将过磷酸钙用适量水溶解后浇泼于拌好的培养料当中,直至加足水份,并适当闷料30分钟—1小时,然后即可装袋。
装袋应选择17×33×5c聚丙烯或高密度低压聚乙烯折角袋进行装料,并用无棉盖体封盖。装袋方式与栽培黑木耳、猴头菇一样。由于栽培元蘑是在夏季高温季节,因此应注意尽量在拌料后8小时内将料袋装完,并及时灭菌,以防因温度过高导致培养料泛酸致使营养流失,出菇减少,因此在配制培养料和装袋时应尽量快拌料,抓紧时间装袋。料袋要求上紧下松,玉米芯培养料在料袋中间可不打眼。
3、灭菌:装完的料袋应尽快装锅灭菌,灭菌锅最好是用0.3cm厚铁板焊制成的简易常压灭菌锅以节约水份,便于大批量生产,并结合用周转筐装锅,以利出锅装锅,减少破损,提高工作效率。装锅后,封好锅盖,及时灭菌,待烧开锅,锅内蒸汽达到100℃时开始计时,维持8—10小时,并闷3—6小时,即可趁热出锅。
上一篇:为什么感觉互联网从业者与其他行业从业者相比,穿着更为随意?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