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
孩子,家长,自己的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孩子(女)上大学了,自私自利,在家里很少同父母交流,除了要钱其他交流时她总是很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位家长你好,你说孩子一犯错,作为家长的你就非打即骂,孩子答应得好好的,可事后又出尔反尔,让你很烦恼。
但是,家长有没有想过,孩子之所以会答应或给出承诺,到底是因为真的意识到自己错了,还是屈服于父母的武力?
从你对孩子犯错的做法,可以看出你是“控制型”家长。
控制型的家长,在孩子做错事情况下,通常会责骂孩子,甚至在孩子已经很痛苦的情况下,打孩子,增加孩子的痛苦,目的是为了让他能“长记性”。
但是,这种极端的态度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缺失了,那就是尊重。
但很多家长都会忽略这一点,不明白即便孩子还很弱小,但也已是一个小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想法。
在你在非打即骂的的那一刻,何尝不是孩子难堪和绝望的那一刻。
这样的教育方式,经常会让孩子忽略自己受到惩罚的原因,更多时候是内心在积聚对父母的不满。
所以,在打骂孩子之前,请一定要三思。
先平复自己的情绪,再跟孩子交流
孩子犯了错你很生气,这很正常。但在生气情况下去找孩子,并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很容易变成发泄,容易做出伤害双方的行为。
希望家长给自己下一个规定,在找孩子之前,先舒缓一下激动的情绪,让自己冷静去面对孩子的错误,才不至于动手打骂孩子。如果能做到不急不躁,那是最好了。
给孩子时间解释
孩子每次犯错不一定是明知故犯,有时候可能是不小心,或出于另外的原因,希望家长能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以免让孩子觉得委屈。
告诉孩子,犯错就要承担后果
我们常常会因为犯错而去惩罚孩子,但却没有告诉孩子犯错要付出代价,要承担闯祸后的后果。但这其实往往比起打骂,是惩罚孩子最有效的方式。
比如当孩子乱扔玩具不肯收拾,你可以让玩具“消失”几天,这样一来,孩子就会知道只想玩而不想收拾的后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停下主观判断,抛开成见和偏见认真倾听
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的思维定势:孩子不会做功课,一定是孩子没有用心;孩子抱怨老师,一定是孩子在学校犯了什么事儿;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一定是孩子不努力……在沟通之前,家长要先抛开这样的思维定势,认真听孩子诉说。 与孩子沟通时,把手上的事情停下来,和孩子坐在一起,用眼睛看着孩子去交流;把心理上的种种成见、偏见抛开,对孩子所说的先全盘去听,而不要急着证明自己的想法或对孩子加以批驳。 先弄清楚孩子的内心想法,然后再去引导孩子。当家长忍不住要评价孩子的时候可以提醒自己:“孩子现在需要的是先把心里话说出来,而不是听我说话。”
(2)用平和的语气语调,恰当的表达方式
表达的时候要注意语气和方式。比如,回家看到孩子在看电视没有写作业,脸色不悦严厉地说:“作业写了吗?关掉电视,回房间写作业!”孩子听了可能就心情不好。如果换成“电视很好看吧?可我知道你还有好多事没干呢,看到广告就去房间写作业,好吗?”多数情况下,孩子会因没被训斥而感激,一到广告就立刻关了电视去写作业。人人都不喜欢命令式的口吻,建议家长跟孩子说话的时候,要用平和的口吻,如:“你能说说看吗?你的想法是?你可不可以?……”尽量避免用:“你不能、你不该、你必须……” (3)与孩子共同寻找各种解决方案,而不是直接告诉孩子方法
遇上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先理解孩子的情绪和感受,然后再带领孩子寻找解决方法,而不是以过来人的经验直接告诉孩子怎么做。
(4)共同协商,选取一种方法先尝试
针对一个问题,孩子可能想出了几种办法去解决问题,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选用一个大家都比较认可的方法先去尝试。需要家长注意的是,如果孩子选取的方法家长知道肯定不是好的,也先放手让孩子去试一试,让孩子去体验,“试错”的体验的过程对孩子成长也是特别宝贵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自己的孩子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做为父母的都应该掌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