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从心理学的角度,如何能不控制孩子又能帮助他健康成长?
孩子,父母,自己的从心理学的角度,如何能不控制孩子又能帮助他健康成长?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20条经验如果能够消化吸收,化为己用,相信你培养出来的孩子一定不会差!
我是心理奶爸,常年免费分享各种心理、公考和育儿的相关经验及资源,欢迎关注、点赞以及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和困惑,我们一起讨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成功的教育是以安全感为条件,培养习惯,绝非控制自由。
包容错的,错的减少,这叫仁者爱人;
赞美对的,对的放大,这叫因势利导;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身正,不令自从;言传不如身教。
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他不曾控制学生。
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不曾控制学生。
沙利文能把又聋又瞎又哑的孩子培养成作家,她也不曾控制海伦-凯勒。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心理咨询师天蓝姐,也是个孩子的妈妈,我来回答吧。
一开始,真正完全不控制孩子是不可能的。
孩子从肚子里生出来之后,刚开始根本没有生存能力,除了吃什么都不会。父母不控制,不全方位照顾他,安排好他的一切,小宝贝根本活不下去。他唯一的权利,就是会自己吃,不需要大人把乳头塞到他嘴里,硬塞进去他会吐出来。
孩子慢慢大一点了,会自己吃饭,自己走路,不需要抱着,也不需要喂着,这就是长大,摆脱控制的过程。
养孩子,是个父母逐渐放下控制的过程。
从全方位无微不至的照顾,一天天的,一年年的,慢慢长大到完全不需要父母照顾,自己就能照顾自己。
他会自己吃饭了,会挑选喜欢的食物了,会自己盛饭,会做饭,会出餐馆吃饭,会自己去餐馆。
他会走路了,会自己跑出去玩了,会骑车了,会坐车了,会开车了······
他有想法了,开始有主见了,
如何放下控制?信任。
信任孩子已经长大了,能自己照顾自己,有这些能力了。放下控制,他就慢慢在跌跌撞撞中长大了。或许会吃点小亏,但是总要长大。如此,孩子会越来越多的长大。
越不信任,不信任他自己会吃饭,他就永远不会自己吃饭,到了十几岁,还是不会自己吃饭。
更可怕的是,因为你觉得他没有能力,照顾不好自己,他往外探索世界的心,就被关起来了。这份对好奇的欲望,没有了。毕竟他照顾不好自己嘛。等他再大一点,你让他出外,他都会拒绝。错过了最想长大要自由的年龄,你给他自由,他也不愿意长大。
然后,没有欲望的人,你让他咋努力,咋有内在驱动力。
在各个年龄段逐渐放下控制,信任孩子会照顾好自己,是家长要做的。当然,如果发现不对劲,孩子根本照顾不了自己,不到忍无可忍父母也不要急着插手。很多时候,他们为难一下,也就啥都会了。
静待花开,就是这个意思,既不要急着让孩子长大,也不要总觉得孩子没长大。
先说这么多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陪着孩子再成长一回
对和错都是成长路上的小插曲
一起痛哭和喜悦
一起翻山越岭
不是很快乐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小胖的老师妈,希望我的建议对你有所帮助。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精神胚胎,我们要破除父母的“自恋”,同时要给孩子适合范围之内的自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从经验和案例中总结出,既不控制孩子,又能任其健康成长。方法如下:
1.家长站在孩子的角度,换位思考他的需求
多回忆自己小时候的成长,找到自己那时担忧、爱好、恐惧等,多方面的心理需求,比如:父母的陪伴,父母的性格等。
2.父母尊重孩子,把他当成一个人。(不论大小)
孩子做每件事,其实科学研究表明,他是经过思考的。或许,他并未按父母意愿来做,可做为父母首先得尊重孩子的决定(水、火、电等危险除外),遇到危险时及时引导,并给他讲清楚原由。
3.父母尽量多陪伴孩子,遇到与孩子之间产生冲突和矛盾,尽量釆取多沟通。先弄清孩子与自己的矛盾点,通过相互交流,父母才能及时了解孩子心里的想法,双方选择合适的方式去实现,问题也才能真正得到解决。
4.父母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并有稳定孩子情绪的方法。
当父母情绪不佳吋,暂时远离孩子,别让他成为大人的情绪“垃圾桶”。
父母先另找一处空间平复情绪,同时思考:为什么生气和烦躁?
除一味地发泄情绪,从而慢慢培养对自己情绪的觉察和控制能力,降低发脾气的时长和频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