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水稻插秧后怎样管理才能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水稻,秧苗,病虫害水稻插秧后怎样管理才能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水稻病虫害是影响水稻优质高产的重要因素,大力推广、使用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不仅可以降低或消除水稻病虫害,而且还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俗话说“有水就有虫”,如果插秧后温度较高,几天水就浑了,则说明可能有害虫。水生害虫会允吸稻根和稻苗的汁液,造成幼苗养分缺失、组织破坏,影响光合作用,既容易造成稻苗不生长或生长缓慢或停滞,也容易引发病害侵袭。
一般水田常用的杀虫剂包括“阿维三唑磷”、“阿维毒死蜱”、“毒死蜱三唑磷”、“阿维高效氯氟氰菊酯”等等。一般杀虫剂施用量要看水层深浅而定,水层3—5公分,每公顷用2斤杀虫剂;水层5公分以上,每公顷要用3斤杀虫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面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水稻插秧后的病虫害和治疗预防。
插秧前5-7天尽可能不浇水,保持苗床旱育生根,则“百病不侵”;如果碰上连续阴雨,蒸发量小,很多苗床适度较大,则影响根系发育。插前3-5天要大通风炼苗,让秧苗提前适应外部环境,插秧后秧苗才能更好适应恶劣天气。
一、水稻立枯病
水稻立枯病病菌在土壤中越冬,水稻播种后,病菌开始侵害稻苗,秧苗缺水条件下发病严重,该病多发生在水稻旱育秧田,是水稻旱育秧田常发性主要病害。
水稻旱育秧二叶期以后,秧苗叶尖枯黄萎缩,根毛稀少,初期在苗床上成簇成片发生,很快蔓及全床。在秧苗4叶期后发病症状为突发性青枯,成簇成片的秧苗叶片纵卷萎蔫,继而枯死。
二、青枯病
水稻 “青枯病” 实际上有两种,一个是水稻秧田期的生理性青枯病,常与立枯病混合发生。其症状是水稻地上部迅速失水而枯死,秧苗枯死时仍呈绿色;另一个就是本田后期发生的细菌性基腐病,表现为田间零星发生,甚至1穴中仅有1、2株发病,病株基部茎节发硬、变黑并伴有恶臭味。
青枯病的防治
在苗齐后,及时通风炼苗,只要不是大风天,阴天情况下也要坚持通风炼苗。水育秧田,在大风降温到来前,通过调节水层来护苗。立枯病、青枯病总的根缘是地上、地下部生长失调(如徒长或伤根),造成地下部根系相对差,在遇到特殊天气,地上叶片蒸发量大的情况下,根系供水不够,地上失水干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疫情过去了,大家开始出门劳作。我们这里也是刚刚开始种植水稻幼苗,等长大后再拿到田地里抛秧。
水稻作为我国粮食的重要产物,深受农民的喜爱,而管理水稻插秧后的各种问题也是我们家常讨论问题。在我们这里,水稻都是从幼苗开始栽培的,为了不让虫卵吃了,都是在埋种子的时候底线放水稻育秧盘,等过10几天就可以拿去抛秧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禾苗长稳以后都会做杀虫处理 来防止害虫吃禾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水稻插秧后过5天,把水关5厘米,除草剂撒田间,然后保持田里有水一个星期这期间如果间断水,秧苗经过除草剂的伤害,会烧秧苗。所以要天天去看田间有水没水,如果没有,要把水放里,到秧苗萌发青时,打遍甲胺磷,到秧苗萌发好大棵时,要开始晒田,直到田晒发裂,白为止,再灌水田间,之后秧苗要长接,起胞,这时要打药,之后等秧开花,接谷。这时田间不能断水,如果断水,影响开花,抽丝,接谷,接谷的时有4个阶段,抽丝,开花,青子,黄子,等谷子都变金黄色,一年的稻谷可以开始收隔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那你就的多观察水稻才能预防住害虫不发展。
上一篇:海绵宝宝中的帅章鱼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问各位网友你们知道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