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一个人呆的太久了会跟自己对话,这样会得精神病吗?
自己的,个人,的人一个人呆的太久了会跟自己对话,这样会得精神病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都独自一人呆了三年了,有时也会自己跟自己说话,不管走到哪里,有时不自觉的就会唠叨两句,至少自己把自己想说的说出来了,就不会觉得压抑,这是件好事。至于得不得精神病这仅是一方面,还会有其他因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心理健康的人,自然不会,时间久了,每个人的心理,生理反应都不一样,承受能力也大不相同,在需要一个宣泄口的时候,自言自语也是心理,生理的一种自我调节,自我安慰,当然不排除,也有部分人会抑郁成疾,导致不必要的疾病,还是因人而异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是真的。一个人自己呆太久了会变得自言自语,但不一定是精神疾病,因为每个人都有交流的需要!没人交流只能是自己跟自己交流,农村留守老人有这种现象挺多,做儿女的要及时发现采取应对措施!不要让含辛茹苦的父母孤独终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活得开心,活出精彩】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个人在家庭与社会中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并产生精神负担。
如果你忙起来就没时间想太多,但是等你安静下来独处时,就会发觉冥冥之中还有一种精神体与自己对话、交流着,而此时对话的内容多偏向于平时生活中遇到的不尽人如意的事情。而此时就会出现另一个你在审视你,质问你,与你辩论着:对与错、是与否、善与恶、爱与恨……,其实这种独处会过滤人的思想,使人变得更加深刻,更加理性。相信很多人在这样的独处中发明了什么,想出了什么金点子,亦或找到了一个满意的答案。但是不能长时间的沉陷在这种精神对抗中,如果从中没有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或者理不清头绪,就会耗尽精力、自我折磨、产生抑郁导致精神病。
凡事都要找到一个平衡点。一边的倾斜,就会导致另一边的不和谐。每个人都要尽量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现代社会的人的生活压力都很大,一定要学会自我疗伤,在浮躁时提醒自己,在心情低落时劝勉、激励自己。只有强大了自己的内心,才能够很好地应对人生旅途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烦恼与不顺。最后祝大家都能活得开心,活出精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答题。
人是群居的高级动物,人们喜欢往人多的地方凑热闹,退休老人总是喜欢凑在一起唠嗑,说长道短,年轻的喜欢三五成群一起玩游戏,小孩子也喜欢一起玩耍。
如果一个人长期单独生活,他的生活圈子会越来越小,朋友亦会越来越少。如果年轻人单独生活,工作完回到了家,几乎是玩游戏,刷屏。没有家人可以聊天。闷了约约朋友,但是朋友也是有自己时间的安排,不见得随约随到,久了生活的圈子会小,与人沟通能力下降。尤其是像这样的疫情情况下,一个人在家真的是非常的孤单寂寞,没有外卖,没有朋友可以约,没有人陪伴说话,久了语言能力也会下降的。
特别是老人,独居老人特别容易痴呆症。
儿童自闭症就是自我封闭,特别不愿意与人交往,但治愈者都是让这些孩子参加安全的群活动,一点点打开孩子的心门,融入群生活中。
所以,别因为觉得一个人方便,没有人约束,不用理会其他人的想法等等这样那样理由而选择一个人生活,人是需要独处空间,这只是间隙性需求,释放完压力就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来,别让自己脱离了群众把自己活成一座孤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一个人待的时间比较长,但没有跟自己说话的习惯。我要随时确认邮件,客户信息,还要照顾小狗,时不时看看头条,写个评论,做个回复,追追自己喜欢的剧,偶尔会在官方网站网购所需产品。疫情没发生时会定期去舞蹈教室练舞。挺充实的。自己跟自己说话不是因为一个人待久的问题,而是因为你把自己的内心和外界隔离的很久,又不会合理安排自己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才引起的精神状态的不舒服。改变思路和生活方式。哪怕是自己一个人,你可以合理安排自己喜欢的事情,兴趣爱好。迈出第一步,就是改变的开始。这也是你爱自己的方式。
上一篇:大家觉得生活中有什么不方便的吗,比如电脑续航低、手提箱重等等?有何经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