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一个人呆的太久了会跟自己对话,这样会得精神病吗?
自己的,个人,的人一个人呆的太久了会跟自己对话,这样会得精神病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在我看来不容易得精神病。
记得小时候看鲁滨逊漂游记,就有一段说的是这个,鲁滨逊会有意识的自言自语,防止自己忘记怎么用语言了。这个故事是由真实故事改编的,所以我又查了这个事情原版是怎么的发展过程。
这部小说是以亚历山大·赛尔柯克在荒岛上的真实经历为原型的。据当时英国杂志报导:1704年4月,赛尔柯克在海上叛变,被船长遗弃在距智利海岸900多公里的胡安一费尔南德斯群岛中的一个叫马萨捷尔的小岛上。4年零4个月后被航海家发现而获救。那时,赛尔柯克已忘记了人的语言,完全变成了一个野人。
可以看出来,他并没有得精神病,即使一个人生活了那么久,只是因为太久没有交流对象,结果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
不过我还查了,长时间的无交流的独处,确实是有一定危害的。长达一年半载的长时间不说话可能会导致自闭,失语,忧郁症。
所以这样看来,自言自语还是有一定好处的。
但事无绝对,本身就存在一点精神或心理方面问题的话,也是有可能被这样的状态放大症状,最后变得比较严重。
总之都是不太健康的,我还是建议题主不要尝试这样的状态,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如果身边没有朋友可以聊,完全可以到网络上找一些朋友交流。即使你觉得你跟孤僻,很怪异,在现在的网络社区,也肯定能找到聊得来的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感谢邀请!
其次,我们需要搞清楚提问的人问的是:一个人“呆”的太久了,还是一个人“待”的太久了。如何是“呆”我相信大多数人都爱莫能助了!如果是“待”我有这些话相对您说,如下:
很多人都有过自言自语的经历,就算没说出口,也有过在心里和自己说话的时候。那为什么人要进行这种自我对话呢?读过“马徐骏·世界名刊速读”其中就介绍了《科学美国人》在2019年8月的一篇文章《人为什么要自言自语》(Talking to Ourselves)。这篇文章的作者查尔斯·费尼霍夫(Charles.Fernyhough)是杜伦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儿童发展和记忆。
文章说,人们和自己的交流,可以分成有声和无声两种,有声就是自言自语,说出声来;无声就是“内部语言”,在大脑中对话,不出声。这种在脑子里跟自己说话的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内部语言(inner speech)。
内部语言这个词的创造者,是俄罗斯心理学的关键人物利维·维谷斯基(Lev Vygotsky)。 维谷斯基认为,人类的内部语言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维与想法。内部语言最开始表现为自言自语,当一个人的心智足够成熟了,自言自语会逐渐内在化,转化成内部语言。
内部语言的第一个作用,是帮人们管理、调节自己的行为。维谷斯基曾经做过关于儿童画画的实验,小孩在画画的时候会自言自语说:“哪有铅笔?我要一支蓝铅笔。”当他发现没有蓝铅笔的时候,如果是心智发展程度比较高的小孩,会继续跟自己说:“现在没有不要紧,我可以先用红铅笔画。”这个小孩就是在用自言自语的方式,调节自己的行为。当儿童的心智越来越成熟之后,这个过程就会内在化,不需要非得出声,也就变成了在脑海里自己和自己的对话,形成了内部语言。这就是心智成熟的表现。
内部语言的第二个作用,是帮我们学习新技能。文章说,当你还不能熟练掌握一种新方法的时候,你可以边做边讲,把自己的思考过程说出来,这样可以帮助你理清思路,更快地掌握新方法。
内部语言的第三个作用,是让人更有创意。文章说,在你需要创意的时候,可以在脑海中设立两个小人,一个负责提想法,另一个负责不断地问:“为什么?”“还有更好的想法么?”“还有别的方法么?”或者让心中的两个小人打擂台,每个小人提一个想法,彼此说服,看谁能获得最后的胜利。这些都可以激发你的创意,让你的想法更加多元化。
最后总结一下,其实自言自语也是一种能力,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能跟自己对话,不是件坏事,这也是排解压力的一种方式。
比如说我吧,有时候遇到难题了,我就关起门自己思考,然后把自己当一个理智人一个感性人,或者一个甲一个乙,然后进行对话,用不同的思维,不同的眼光看问题是不一样的。
但不能沉浸在里面不能自拔,那可能真的是病,需要去看医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人独处,或有自语之类的反差,也是思维过程的正常现象,通过思索而有脑中呈现而出口,也不用太在意,当然如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得找心理医生看,如严重躁躁的发脾气或身不自主的骚扰人,真或有可能精神出现问题。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应能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间中发泄也是人之常情的一种表现,无不妥!
上一篇:大家觉得生活中有什么不方便的吗,比如电脑续航低、手提箱重等等?有何经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