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是在什么契机下喜欢上德云社的?
相声,德云社,喜欢你是在什么契机下喜欢上德云社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因为张云雷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一年正月里,亲戚们聚在一起边看电视边吃饭,电视上正播放主持人采访郭德纲的短片,由此,德云社、郭德纲进入我的视野,并喜欢上了郭德纲的相声。老公每晚必听郭德纲于谦的相声入眠。郭德纲的相声轻松诙谐,有人批评“俗”登不了大雅之堂,个人认为郭不是体制内的相声,他首先得吃饭得养活德云社几百号人,有人爱听哈哈一笑释放压力感觉开心就好。能把相声专场开到海外,相声届有几人?即便是某人能开海外专场,又有多少观众捧场?要不是郭的出现,相声早没落了,谁还听相声?郭德纲文凭不高,但他博古通今文化底蕴深厚且相声的说学逗唱样样精通,一副好嗓,禀赋超群,真真的老天爷赏饭吃!在同期相声届随便拎一位“大师”出来,敢和郭比相声基本功吗?只是近年来郭德纲有点转移阵地,往综艺影视方面发展,相声反倒成了副业,希望他能潜心创作,多出好作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开始是从收音机里听到的相声。收音机当然只能传来声音,只听语音就能把人逗的开心大笑,可见那时相声名家都是语言大师。逗笑技巧之奇妙、语言驾驭能力之高超,包袱埋伏得像《地雷战》里的连环雷一样科学,炸响时让人触不及防,笑到肚子疼。这些相声艺人好令人佩服,从而一发不可收拾,就这样爱上了相声。
后来有了录放机,就想方设法买卡带反复欣赏相声名段。听了《关公战秦琼》,就觉得是在讽刺、挖苦、批判我等一些不学无术、刚愎自用、信口雌黄、独断专行者。听了《吹牛》,才知道吹牛人吹得多么无底线,而吹牛吹得最牛逼的人是两嘴唇撑天柱地者。即使眼下,不要脸的吹牛者也还在不要脸地使劲吹。
《小偷公司》告诉我们:小偷是有组织的,内部有分工,机构也臃肿,也开会布置偷盗、剽窃、散布谣言等行动计划,也传授‘夹取’造孽钱的技术,也会美化自身蒙蔽他人。单口相声《宇宙牌香烟》把为谋造孽钱进行虚假广告者的无耻、无德、不诚信刻画得入木三分,活灵活现。
《五官争功》提醒我们,不通力合作,一味争功,唯为本位的利益,钻进钱眼里捞资本,你就是‘脑袋’也会被孤立,也创作不出经典作品,‘嘴’再会吹也帮不了你。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各器官最先要做好的是,各使其责,尽心尽力。
《醉酒》里‘顺着手电光柱爬上去’,一听就觉得高级,醉言醉语里透露着魔幻,仿佛看到了时空凝固成了实体,实在高级。
《论捧》和《一仆二主》,把变色龙的画皮揭剥得血淋淋的。对自有用的人,捧,巴结。没用了,就在捧字上加一笔,直接上大棒子。这类人的人性之恶劣,想想都觉得可怕。
过往的佳作多多,难以一一列举;名家大师灿若星河,是他们的好笑而又正能量的相声让我深思,引导我阳光向上,也让我喜欢上了相声。
喜欢上了相声,是名家大师以及他们的经典作品‘勾引’的结果,但并不代表我喜欢所有大师的一切、所有段子的全部。喜欢听相声只是自己的业余爱好,不是生活的全部,会根据时间、经济状况等条件购买音像资料或去买票亲临现场支持。
随着时间的推移,条件好了,有了视频,‘说’相声也慢慢变成了‘表演’相声,‘语言的艺术’受到侵蚀,质量有所下降或改变。相声里添加了道具,演员肢体动作夸张到和内容无关的地步,让人感觉相声小品间的界线模糊了。比如:牛群冯巩的《坐享其成》就拉上了洋车,岳云鹏等人的《谁是德云一哥》甚至台上群殴,等等不一而足。不过倒也给观众带来了欢笑,只是笔者还是欣赏臻化境界的‘说’。
相声讲究的是说学逗唱,后三项基本功是为说服务的,不该本末倒置。在台上发怪声、出洋相、玩憨款、一味的倒灌口、唱小曲、开黄腔虽然也能引人大笑,但说这是相声,我真的无语!更甚者,粉丝文化阻碍了相声的发展,偶像一上场,粉丝声嘶力竭的嚣叫,演员还没开口,台下已经有人乐得肚疼,这是语言艺术的魅力?!打死也没人相信!
不能强词夺理说‘观众喜欢的就是都是好相声’,有票房商演成功的都是好相声’。作为相声,引人会心大笑的艺术和技术有着本质区别。不要侮辱观众的智商和欣赏能力,真正的好相声作品是会受群众欢迎的,也能挣大钱。所以,从业人员一定得花大力气提高质量才对。
要想相声有真正的繁荣,业界必须要正本清源,通力合作,发挥写作者、表演者各自的优势,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摒弃杀鸡取卵的短视行为。精巧的埋包袱,哪怕用公式计算所埋的深度和疏密度都可取。这样,相声才能有飞跃的发展。
奇谈怪论、谬论要不得,要确立正确的理论原则,少些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攻击、造谣污蔑。说:不会太平歌、灌口功底不好的人就不会说相声;没有师承的人没资格说相声;商演效果不好的人说的不是相声;同行是赤裸裸的仇恨’等等。其实这么说的人最后把自己都绕进去了,同行间的仇恨是赤裸裸的,那同行也包括说者自己,所以他对其他同行的仇恨同理也是赤裸裸的。这些说辞不利于相声事业的发展繁荣。
至于我喜欢不喜欢德运社,只和该社的作品有关,和演员无关。小编个人觉得,岳云鹏孙越的《这我忍不了》等还是不错的。但’哲理’、‘这里’的谐音梗实在太low。当然,德云社里的好相声也有很多,不一一列举。喜欢德云社好的作品和正能量的行为,不会因此喜欢德云社的所有人的所有一切,就像喜欢老相声艺人一样不是一切。希望德云社努力发挥自身优势,为相声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为群众献上笑果更好、更多的精品。
引人大笑,愉悦身心,是相声该追求的效果。若只是纯粹为了搞笑而搞笑,个人觉得有失偏颇。相声应该让人觉得好笑,但搞笑的不都是相声或好相声。不然,村里的二傻子的搞笑手段足能让他成为相声大家。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明。别神话自己的长处,蔑视、奚落别人的短处,没人是万能的!取人之长,补己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繁荣相声才是正解。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