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通过2020年初的这次新冠病毒疫情,我们能总结出什么经验教训吗?
疫情,自己的,病毒通过2020年初的这次新冠病毒疫情,我们能总结出什么经验教训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首先是公众知情权的保障是否到位?
政府披露重大传染疾病的信息是需要向上级报告,但不意味着最基本的事实公众不能获知。比如这次武汉没有及时公开医护人员被感染现象,疑似病历的数量,这些基本存在的事实,简单说就是你可以不定性宣布这是重大传染疾病,但是不可以不告知基本存在的事实,这是公众知情权的应有之义。
2.其次是疾控工作与地方行政管理工作是否融合?
有消息显示,国家疾控中心的专家组第一批,第二批到达武汉后收到的指示是:“落实属地管理,专家组以帮助工作为主。”这就直接导致国家疾控中心的专家组根本没有调查权,完全得不到真实有用的信息,被地方行政单位的维稳思想所裹挟。这次新冠肺炎,是天灾,也是人祸啊。
3.最后是个体的健康养生意识与必备的居家医疗资源是否到位?平时不锻炼,病时干等死,《黄帝内经》说,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这个正气就是平时锻炼出来的,包括人体健康的方方面面,而平时居家,应该储备一些医用的口罩,退烧药,提高免疫力的维生素C,等等,这样才会在流感等传染疾病来临之时不至于完全抓瞎,就像美国,现在据说流感的原因就已经死去一万多人,真是生死之外无大事啊。
其实还有很多可以认真总结的,比如各领域企业的指导服务,如何增加自己的睡后收入等等,但是以上的三点,个人认为是最重要。一孔之见,仅供参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冠状病毒是全球现象,在全世界都存在。不要去责怪其地理来源,应关注如何应对及遏制病毒。
这次的病毒非常厉害我我们远离人群聚集地。在感染为积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普及防疫知识,现积极响应号召,进行新冠状病毒预防知识宣传。
当疫情发生时,个人应如何应对
2020年初,由一种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所引起的传染性肺炎在我国湖北省武汉市被首次发现,因时值春运期间,该传染病又随着庞大的人流量以极快的速度蔓延到全国。肺炎爆发后,全国各地立马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迅速展开了对该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各类医疗资源纷纷支援战“疫”一线,当前形势下对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时刻牵动着无数国人的心。
面对如此来势汹汹的疫情。看着手机屏幕前每天不断刷新的感染数字,以及频繁出现的“新型病毒”“口罩断货”等字眼,有的人可能会出现紧张惶恐的情绪。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的应激反应,当人们面对类似的重大社会创伤时,可能会出现一系列负面的反应,危机事件的出现或许会让人手忙脚乱,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差。因此,针对因为疫情爆发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首先请正视并接纳自己的情绪,尽可能照顾好自己,比如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其次,如果说当你已经出现了焦虑紧张的情绪,请尽可能减少对相关信息的接触,规定在每天固定的时间段内进行阅读,其余时间可以通过肌肉放松,瑜伽等方式转移注意力来调整心态;最后,如果通过自我调节也难以减轻或消除自身负面情绪,应积极寻求外力来进行排解。 新型冠状病毒之后感染者一般的症状干咳,没有力气,然后慢慢变得呼吸困难。严重者出现更加严重的状况需及时就医。
有些患者隐瞒行程、病情,不仅不利于自身的治疗,而且对疫情防控工作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积极配合流调,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也是履行法律职责。
最后祝每个人都能开开心心健健康康的生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敬畏自然,科学生活,面对突发事件,不害怕,不逃避,积极响应积极配合和困难做斗争,相信自己,相信党,相信祖国,明天会依然美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从百姓的角度看,经验就是简单、易懂、能记住的东西,下回再遇到不慌不乱才是真!
所以咱可以尝试最精简地归纳为4保持:
1.保持社会敏锐度。无论自己多富有或多贫穷,都不要与社会脱节,多看新闻多关注民生,例如那些第一时间买口罩的朋友,除了有了健康保障及心不慌以外,没花高价也是节约开支的正向结果,要上升到企业层面就更是关乎生死存亡了~
2.保持辩证思维看问题。听从ZF指引但不失智盲从,留意社会话题但不轻信谣言,善于探索现象背后的本质,才能独立应对任何难题~
3.保持斜杠的状态。不管出现什么天灾人祸,自己都能有多项养活自己的本事或渠道,纵使数月不出门上班,也可以活出另一种精彩。
4.保持预判的习惯。不是杞人忧天而是遇事多往后看几步,无论是好的或是不好的预期都能提前做好准备,打有把握的仗永远比“凭感觉”要靠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