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唐玄宗耍手段得到杨玉环,是否得到她的心?
玄宗,杨玉环,贵妃唐玄宗耍手段得到杨玉环,是否得到她的心?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由上可看出玄宗得到了贵妃的人,也得到了贵妃的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杨玉环是个悲剧人物,但不代表她没有心机。唐玄宗耍手段得到了她,她就没有耍手段?那么,杨玉环有没有真心?
懂得耍手段的女人
杨玉环非常会勾住男人的心。
杨贵妃曾经因为自己的骄傲放纵,得罪过李隆基两次。有一次,杨贵妃又被送出宫,李隆基派人赏赐饭食,杨玉环借机承认错误,还把自己的一缕头发送给李隆基。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除了表达对李隆基的重视,“青丝”更有“情思”之意,李隆基更是对她宠幸备至。
这一招,就叫欲擒故纵绾君心,所以杨贵妃是个善于利用爱情的女人。
嫁做寿王妃,也是心机女
人们对李瑁与杨玉环的印象绝大多数是:恩爱有加。但是,杨玉环是怎么嫁给李瑁的呢?
杨玉环自幼父母双亡,被寄养在叔父家。杨贵妃的父亲和叔父都是官不过7品,虽然祖上是隋朝上柱国,但唐初就被李世民所杀,可见杨贵妃的夫君不能是什么达官显贵。
但是杨玉环却生得天生丽质,又精通音律舞蹈,这都是在为她的“好嫁”做准备。终于在咸宜公主的婚礼上,杨玉环因相貌和舞蹈,被寿王一眼相中。
杨玉环是懂得追求的女人,这种场合无非是男女结识的最佳圣地,或许除了寿王还有很多人看上了杨玉环,只不过当时最有竞争力的还是有望夺太子之位的寿王。
所以,杨玉环能嫁做寿王妃,不是寿王与她两情相悦,而是她大有心机。当她又被李隆基看中时,有人替她惋惜,可怜她漂如浮萍。
但杨玉环有任何挽留之意吗?她马上忘记了寿王,转身和李隆基爱得死去活来。这样的女人,永远在寻求最强的男人的庇护,这就是她是爱情观。
杨玉环的“昧良心”
杨玉环兄妹三人权倾朝野,唐朝官员都通过讨好他们去买通关系,加官进爵。相比长孙皇后,多次劝阻李世民罢了长孙无忌的相位,杨玉环却纵容自己表兄掌权,这不是“昧良心”乱政?
安史之乱后,李隆基想挂帅亲征,但杨国忠怕太子监国不利于他们杨家,于是让杨贵妃去劝阻李隆基。可见杨玉环从来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私欲,有扰乱朝纲之嫌。
此外,杨玉环对自己的骄奢从来不知检讨,反而纵情挥霍。她喜好天下珍品,从不关心百姓疾苦。就连武则天当年还曾两次组织亲蚕礼,至于千古贤后长孙皇后,她就更不能相提并论了。
杨贵妃虽没有皇后之名,却享配皇后之实,身为国母她却只会贪图享乐。面对李隆基的腐败,她没有做到一个妻子应尽的义务,反而肆无忌惮的满足私欲,这是真正的爱着对方吗?
所以,杨玉环爱李隆基吗?相信你已经有了答案,她从来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又是一个八卦的话题,(怎么答个历史题都要被喂狗粮啊!单身狗伤不起,汪汪!)
言归正传,李隆基得到杨玉环心了吗?我的答案是:大概……得到了!
简单概括一下他们的故事:李隆基看上了儿子的媳妇杨玉环,馋她的身子,所以就让她出家当道士了,然后五十多岁的李隆基就跑过去勾搭年轻的道姑。终于在他六十一岁的时候,把杨玉环放到台面上了,封为贵妃。在接下来的生活中,杨玉环两次得罪了玄宗,两次被撵回家,但是又两次被召回(李隆基还是舍不得年轻的小媳妇)。十一年之后,安史之乱爆发,李隆基仓皇出逃,然后陈玄礼在马嵬坡发动兵变,逼得贵妃死去。
看!就是这么简单。老子抢儿子媳妇的事,但是经过诗歌艺术的美化,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美谈。你说可笑不?再想一想李治娶了武则天,这李家的人还真有意思,一个是儿子娶了父亲的妃子,而另一个却是父亲抢了儿子的妃子。
他们的爱情故事这么喻户晓,功劳都在白居易、李白这些大诗人,如果没有他们,估计现在就不会有人称道他们的爱情,而是骂唐明皇老牛吃嫩草。
李隆基后宫佳丽三千人,却三千宠爱都在杨贵妃一人身上,李隆基为她在花萼相辉楼大办宴席,太液池内七千金美酒,花萼相辉楼外一万株牡丹,这是何等的浪漫与宠爱?我想任何一个女孩子都扛不住这种世间唯一的爱情攻势吧!毕竟在现代你没钱就很大程度上跟爱情无缘,在古代也是一样道理。嫁给皇上肯定比王爷风光。(说的有点势力了,但是真实的人性还真是这样,喷我我也这样说)
而且杨玉环早年父母双亡,寄养在叔父家里,我想寄人篱下的孤苦无依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而李隆基给了她无与伦比的宠爱与温暖,杨玉环肯定是感动的,而感动之外或许就是爱吧!但是遗憾的是李隆基为了权利,在江山和美人之间选了江山。
既然聊到这了就多聊一聊吧,说说李隆基。都传李隆基是个痴情的皇帝,但是我觉得呢,这个人非常的薄情。
李隆基的原配王皇后家是一般,长得也不是那么漂亮,李隆基不是特别喜欢她。后来有了武惠妃,李隆基就打算以不生儿子为由废掉王皇后。后来发生了\"姜皎事件\"和\"符厌\"事件(不知道的百度一下,很无语的事),王皇后果然被废,不久之后就去世了。当时的李隆基的故旧,大臣都觉得他太薄情了,王皇后可是在他还是王爷的时候就在幕后协助他,为他登基做了巨大的贡献。
当然还有李隆基一日杀三子的事情,都证明了李隆基的薄情。我想一个杀妻害子的人,怎么可能就因为一个女人重情重义了呢?李隆基在马嵬坡为了保住脑袋和皇位放弃杨玉环,我觉得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事后的惺惺作态,感觉更令人恶心!
历史上的事,有时候都靠文人一张嘴。还真挺可笑的。
清朝有个人叫袁枚,写过《子不语》,这个人很有意思,他有一首诗叫《马嵬》,就以这首诗作结尾吧。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上一篇:在中国推出加大号儿的k-car尺寸大于面包车会受欢迎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