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消失的二月二民俗有哪些?
这一,二月二,龙抬头消失的二月二民俗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消失的二月二民俗有哪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吃饺子,说灶台(农村的锅台)不爬上虫(蛇)
吃野菜,荠菜不生病
还要去剪头发,从此重头好运连连
今天您吃饺子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农历的二月初二,对于农民来讲,是一个大日子。这一天农谚讲叫做:二月二龙抬头。又被人称作为农耕节、农事节或者春龙节,也是以前农耕时代的重要传统节日。那么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在民间都有哪些风俗和禁忌呢?
剃龙头理发,又称之为“剃龙头”,据说在这一天理发,会带来一年的好运,还有鸿运当头的寓意。因此在二月二这一天,不管是大人小孩,都会去理发,这一天也是理发店生意最好的一天,大家都在排队理发。民间还有一个说法,那就是正月里不能理发,不然的话会死舅舅,只能到了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才可以去理发,人们为了讨一个吉利,赶在二月二这一天去理发。
吃饺子
饺子也称之为“龙耳”,以前的长辈们都会在这一天吃饺子,二月二吃水饺,百毒不侵身体好。所以大家想好今天吃什么馅的饺子了吗?
忌动针线
二月二这一天不能做针线活,因为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时候,所以民间这天忌做针线活,因为有怕扎着龙王爷眼睛的说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的生活也比较随意,有些习俗也慢慢的被人们所遗忘。
除了在这一天会理发之外还会有其它的一些习俗,北方一些地区在二月二这一天会炒面豆,还有的地方会爆玉米花、炸糖糕、吃龙须面等等。小时候母亲还会在这一天用一些土灶台的灰在院子里画一个圆,然后把家里的粮食放在圆圈里面,寓意是今年会丰收。
南方的一些地区在二月二这一天会土地公的生日,到了这一天就会给土地公庆祝生日,村里面敲锣打鼓的非常热闹。有的地方说这一天是不能用针线的,因为这样会刺伤龙王的眼睛。
虽然这些习俗很多年轻人都已经不太重视了,但是这里面包含的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值得我们记住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儿时的记忆,农历的二月初二这天早上,老人从灶台掏些青灰,围着房屋丢一圈,寓意毒虫不进家门。在院里同样用青灰画几个圈圈,祈福今年好收成,粮食堆成囤,还要在锅里炒些五谷杂粮,寓意炒虫。这些民俗已经消失多年了。只有变了味的“剃辫子”还在延续。二月二这天给6岁或12岁的男孩举行剃辫子仪式。亲戚朋友都来祝贺随礼,摆大席,敲锣打鼓放鞭炮,好不热闹。成了借机敛财的由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今天是二月二龙抬头,嗯,大家还吃点儿饺子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打仓,理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龙抬头 (中国传统节日)
龙抬头,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二月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是指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龙抬头日处在卯月的惊蛰、春分之间;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为生发之大象,代表着生机茂发,如《律书》中所云:“卯之为言茂也,言万物茂也“。“卯”是干支历十二地支之一,五行属木,卦象为“震”;九二在临卦互震里,震为龙,表示龙离开了潜伏的状态,已出现于地表上,崭露头角。“龙抬头”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标示着阳气自地底而出,春雷乍动、雨水增多、气温回升,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自古以来人们亦将龙抬头时节作为一个祈福纳祥转运的日子。
元时期把“二月初二”称为“龙抬头”的日子。农历二月已进入仲春季节,“二月二”处在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惊蛰”、“春分”之间。自古以来,人们在仲春“龙抬头”这天敬龙庆贺,以祈龙消灾赐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农历“二月二”,既是“龙抬头节”,又是土地神诞辰“社日节”。南方“二月二”(古时为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仍沿用祭社(土地神)习俗,如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既有类似龙抬头节习俗,又有以祭社习俗为主的新”二月二“习俗,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